时间:2020-01-08 13:40:49
1、单选题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G、P、R、V四处代表的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处为赤道低气压带
B.R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G处为副极地高气压带
D.V处为极地高气压带
【小题2】终年在G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极地气候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赤道附近由于热量充足,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盛行上升运动,形成低气压带,①正确;②错;③错;④正确,
【小题1】据图可知:G位于赤道附近,由于热量充足,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盛行上升运动,形成低气压带;P位于副热带地区,由于气体在高空一定高度处积聚,最终盛行下沉运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R位于副极地地区由于来自高低纬度性质不同的两支气流在此交汇,气体被迫盛行上升运动,形成低气压带;V位于极地地区,由于纬度高,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少,气候寒冷,体积收缩盛行下沉运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所以本题D正确。
【小题2】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Q西风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G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P副高和Q西风带交替控制;极地气候终年受V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图示的物质运动,画法正确的是(?)
A.? B.? C.?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A错误;图示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潜水位,则说明河流水补给地下潜水位,B错误。C图反映自然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C正确。D图反映地质循环,岩浆岩应只能由岩浆冷凝而生成,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需要掌握自然环境的物质循环中的几条基本原理:热力环流的原理、河流水与地下水互补的原理、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和地质循环原理。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受今年第3号热带风暴“莎莉嘉”和偏南不稳定气流影响,6月11日深圳出现雷暴天气,午后出现强降雨。据此回答15~17题。
小题1:能反映该次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小题2:读图,台风“莎莉嘉”的移动路径不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台风“莎莉嘉”带来的主要灾害有( )
①风暴潮 ?②地震 ?③狂风
④暴雨 ?⑤沙尘暴 ?⑥洪涝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台风。
小题1:北半球的台风,为低压,近地面形成逆时针的辐合气流,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形成暴雨天气。故为D项。
小题2:由于受偏南不稳定气候影响,故台风可能向偏北方向移动,而不可能向偏南方向移动。④不恰当。
小题3:台风的灾害主要有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故也容易引发洪涝。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所表示的月份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小题2】此季节甲地
A.受副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B.河流进入丰水期
C.气候高温多雨
D.昼长夜短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中气压带都向北移,说明此时北半球是夏季,一般用7月份表示,C对。1月份表示冬季,气压带南移,A错。4月、10月表示春、秋季,赤道穿过赤道低气压带中部,位置不向南北方向移动,B、D错。
【小题2】没有副极地高气压带,A错。此季节,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河流进入枯水期,B、C错。北半球是夏季,所以昼长夜短,D对。
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季节移动规律,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人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他的(?)
A.右前方
B.左前方
C.右后方
D.左后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画出南半球等压线图上的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且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之后根据背风而立,建立直角坐标系可判断气压中心的位置。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需明确近地面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最终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画图解答更直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