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35:00
1、单选题 读我国沿45°N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图中③处建立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属于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A.该地区农业开发历史早,耕地面积广
B.山脉②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次汛期
D.森林采育失调、水土流失、湿地遭到破坏
E.小麦、大豆
F.高粱、甜菜
G.高粱、亚麻
H.小麦、玉米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北,①是小兴安岭,②是大兴安岭,③是东北平原。大兴安岭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该地区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东北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森林采育失调、水土流失、湿地遭到破坏,B、C、D是正确的。A选项是错误的,东北农业开发主要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比较短。所以,第(1)题选A。东北建立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所以,第(2)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1~3题。 
1、上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证确的是
[?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两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二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参考答案:1、A
2、D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据此回答题。1.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东、中、西)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2.分别位于东、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E.四川、江西、浙江
F.内蒙古、甘肃、山东
G.江苏、山西、陕西
H.福建、青海、河南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基础最为雄厚,发展水平最高,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但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不足,故判断②表示东部经济地带;而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基础最为薄弱,发展水平最低,对外开放程度越低,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最丰富,故判断①表示西部经济地带。则③表示中部经济地带。
2.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江西省位于中部经济地带;浙江位于东部经济地带,A错误;内蒙古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甘肃位于西部经济地带;山东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B错误;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山西位于中部经济地带,陕西省位于西部经济地带,C正确;福建省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差异并结合三大经济地带的省区范围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三大经济地区划分的基本规律归纳,可结合地图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图91.图所示地区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原因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的是:2.自从2010年春季一直到现在图示区域到发生了罕见的持续干旱,以下原因不包括:3.甲地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地形复杂,交通阻塞
B.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C.气候寒冷,平原广阔
D.经济发达,民工涌入
E.该地年降水稀少
F.该地多卡斯特地貌,地下溶洞,暗河多
G.该地地形崎岖,地表水难存留
H.该地蒸发量较大
I.旅游业
G.钢铁工业
纺织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
参考答案:1. A
2. A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分析。
1.图示该地区为云南省,该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气候温暖;经济发展水平低;故B、C、D项错误。
2.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湿润地区,故A项说法错误。
3.图示反映甲地区铜矿丰富,且能源丰富,故适宜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1~2 题。
1、四个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
A.桂、粤、豫、苏
B.滇、粤、鄂、黑
C.粤、桂、闽、甘
D.黔、粤、湘、陕
2、在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中,处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