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10:32
1、单选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关于A、B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2.若该图为中纬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3.若此图为南亚夏季季风环流侧视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A地低于B地
B.气温A地低于B地
C.A地空气受热下降
D.B地空气冷却下降
E.一般来说,A处为多雨地带,B是少雨带
F.B处气温高于A处
G.②气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
H.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度地区
I.可能为印度洋的是B地
G.可能为亚洲大陆的是A地
南亚的东南风是图中的②箭头
该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参考答案:1. B
2. C
3. D
本题解析:1.热力环流是温度高处作气流上升,温度低处作气流下沉。所以正确的是B项。
2.中纬大气环流模式,A处是副热带高压带,降水少;B处是副极地低压带,降水丰富;②是盛行西风带,在北半球吹西南风,南半球吹西北风。
3.南亚夏季季风环流其形成原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地转偏向力从向左偏变为向右偏,风向从东南风偏转为西南风。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下面的六大板块分布示意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板块边界类型: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2)写出板块名称:A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3)红海的面积将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台湾多火山地震,主要是因为位于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交界处。
参考答案:(1)生长边界;消亡边界
(2)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3)扩大;位于生长边界
(4)亚欧;太平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2.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E.瀑布
F.洪积扇
G.三角洲
H.溶洞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流水的外力作用。河流上游流速快,为侵蚀作用,中游地区主要为搬运作用,下游流速减缓,主要为堆积作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c位于河口处,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常形成河口三角洲。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图5为某地相关气象资料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2.关于图5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冷锋
B.北半球的暖锋
C.南半球的冷锋
D.北半球的暖锋
E.甲地气压小于乙地
F.甲比乙地气温高、气压高
G.此时,甲地可能为阴雨天气
H.乙地风向为东北风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看图中爬升的气团是暖气团,在下的气团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没有回旋,气流方向是呈逆时针向中心,因此是北半球的冷锋。
2.甲地处在冷气团一侧,气温低,气压高;乙地处在暖气团一侧,气温高,气压低,因此A错误、B错误。甲地处在冷锋锋后,冷气团一侧,可能为阴雨天气,C正确。如图所示,乙地为西南风,D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水平岩层指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或基本相同、未经变动且保持原始状态的沉积岩层。下图为某地水平岩层分布和该地地貌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水平岩层的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岩层Ⅰ的形成时间晚于水平岩层Ⅱ
B.水平岩层出露宽度与岩层厚度、地面坡度无关
C.同一水平岩层在山谷处分布的海拔最低
D.图示区域水平岩层Ⅰ不连续分布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流水侵蚀
E.甲地位于该山山顶
F.从甲地可以直接观测到乙地
G.丙地为向斜山
H.发源地最高的河流大致从西南向东北流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水平岩层指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或基本相同、未经变动且保持原始状态的沉积岩层。水平岩层Ⅰ先形成,在下方,水平岩层Ⅱ后形成,在上方,故水平岩层Ⅰ的形成时间早于水平岩层Ⅱ;水平岩层出露宽度与岩层厚度、地面坡度有关,水平岩层的厚度在野外可以直接测量的计算公式为:l m=Lsinβ m为水平岩层的厚度(L为岩层顶底的斜长,β为地形的坡角)。一般情况下,当坡度不变时,岩层厚度愈大,露头宽度愈宽,厚度越小,露头宽度越窄。当厚度相同时,坡度愈缓露头宽度愈宽,坡度愈陡,露头宽度愈窄,陡崖处,水平岩层的露头为0。同一水平岩层在山谷处分布的海拔不会更高也不会更低,而是一样高,图示区域水平岩层Ⅰ不连续分布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流水侵蚀,使一部分水平岩层缺失。
2.从左图可知甲地并不位于该山的最高处(山顶),而是在山坡上;由于甲乙之间有一个山脊阻隔视线,故从甲地不可以直接观测到乙地;丙地既看不出其两侧岩层新老关系,也不能判断其为山,据等高线判断丙地为丘陵。由于图中右下角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判断,发源地最高的河流来自西南方向,大致从西南向东北流。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