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内力作用与地貌》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1-08 13:09: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中甲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反映甲图中P地河谷及其附近区域的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2.P地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3.乙图中的泉水涌水量最大的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E.背斜
F.向斜
G.谷地
H.山岭
I.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G.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


参考答案:1. B
2. A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
1.图示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故判断河流向北流。
2.图示P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
3.乙图中泉水涌出最大的季节,应为河流P流量最大时,故若P位于北半球,则P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水量最大为冬季时;若P位于南半球,则P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则河流流量终年稳定,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右图为“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甲处地质构造为2.甲处谷地成因是3.乙河上游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
E.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F.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G.断层处岩石破碎
H.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I.含沙量增大
G.结冰期缩短
年径流量增大
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参考答案:1. A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
2.结合上题分析,甲处为向斜,由于受内力作用,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形成谷地。
3.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则带到下游的泥沙增加,故含沙量减少,A错误;水库建设对河流结冰期和年径流量影响不大,B、C错误;而由于水库能调节河流下游的径流量,故使河流下游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从图示岩层弯曲,结合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和水库建设对和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分析即可,注意结合图示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1.造成该地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2.图中B、C两地面积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3.图中A地农业特色,与我国下列哪一地区相似
A.海水及海浪的侵蚀作用
B.河流水的冲蚀作用
C.物理风化和风蚀作用
D.人类的活动
E.地壳的水平运动   
F.人类的围海造田
G.气候变迁,河水减少   
H.沙漠侵吞水面缩小
I.新疆的绿洲农业     
G.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农业  
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农业


参考答案:1. C
2. A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D是尼罗河,该地区河口附近著名的古迹是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和风蚀作用强,造成古迹严重缺损。
2.B处是红海,红海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的,属于地壳的水平运动,目前仍在不断扩张中;C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是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3.A地为尼罗河沿岸谷地,只有靠河水的灌溉才能发展农业,称为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我国的新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在河流两岸或有冰川融水的山麓地带才能发展农业,属于绿洲农业。而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多,与A地不同。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只有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适宜,才能发展农业,发展的农业也不同。
考点:主要考查了尼罗河、红海和东非大裂谷成因和尼罗河沿岸的农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尼罗河沿岸区域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尼罗河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红海和东非大裂谷成因和尼罗河沿岸的农业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地形的成因,以外力作用为主的有:
A.汾河谷地
B.长江三角洲
C.泰山
D.喜马拉雅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材料: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岛上的河流虽短,但水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台湾的东部是高大的台湾山脉,最高峰玉山的海拨高达3997米。读图9,完成问题
1.台湾岛多火山、地震,其最主要的成因是2.台湾岛上的河流,在较平直的河段,被侵蚀得更严重的河岸是3.在水流湍急的河段,河流地貌主要是4.台湾山脉是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内外力作用
D.无法判断
E.左岸
F.右岸
G.北岸
H.南岸
I.冲积扇
G.河漫滩
U形谷
V形谷
板块张裂作用形成的
大陆与大陆板块挤压作用形成的
大陆与大洋板块挤压作用形成的
海底火山爆发形成的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4.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台湾多火山、地震是由于板块碰撞的结果,故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
2.台湾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原理,则较平直的河段里,河流的右岸被侵蚀较严重。
3.在水流湍急的河段,河流下蚀作用强,故形成V形谷;在河流出山口地带,可能形成冲积扇,在河流下游地势平坦处可能形成河漫滩平原等。
4.台湾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边界,故受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挤压作用而形成台湾山脉。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板块运动和河流地貌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台湾的板块位置,并能结合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和河流不同区位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差异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