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08:05
1、单选题 有关世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很大,但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的时空不同,产生的损害程度也可能大不相同
B.从总体状况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并无多大差异
C.与灾害发生次数的情况相呼应,世界各大洲中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当属非洲
D.对各地区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也有一定差异,欧美主要表现为台风、干旱和寒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很大,但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的时空不同,产生的损害程度也可能大不相同;从总体状况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差异较大;与灾害发生次数的情况相呼应,世界各大洲中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当属亚洲;对各地区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也有一定差异,欧美主要表现洪水和地震。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水必然造成洪灾
B.洪灾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损失
C.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D.洪水发生在任何地区都会形成洪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洪涝灾害。洪水属于自然现象,只有当洪水造成人类的生命、财产、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损坏了才形成洪灾。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地时间2012年12月2日11时54分,岛国瓦努阿图发生6.4级地震;当地时间2012年12月3日凌晨1点45分,台湾花莲发生5.1级地震;当地时间2012年12月3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飘向天空。图2中 表示上述现象的发生地。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三地都位于?
A.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重叠处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板块的张裂地带
小题2:上述现象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
A.区域链发性
B.群发性和群聚性
C.渐发性
D.不可预测性
小题3: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的是
A.火山灰的扩散
B.地震的震级
C.震源的深度
D.灾害的损失程度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世界两大灾害带为:①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 ②北纬环球自然灾害带 (20°N—50°N) 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 热带、副热带海洋→台风→风暴潮;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该区域不是两大灾害带重叠处,A错;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板块的挤压消亡边界,BD错;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C对。
小题2:几个地方在同时出现该种灾害,具有群发性和群聚性。
小题3:遥感技术监测通过摄像调查的方式,地震是地球内部地应力释放过程,从空中是无法监测的。无法确定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测定地震震级和烈度是地震监测专门机构利用地震台站监测、地震地质调查研究、地球物理测量、地形变测量、地震史料分析等完成,BC错;灾害的损失通过遥感技术比较可以大致确定,最能确定的是火山灰的扩散,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1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影响交通运输建设。根据图示:可以清晰看到公路一侧山体发生滑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选项中,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
A.寒潮—霜冻—土壤盐碱化
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
C.酸雨—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
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平面升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的关联性。霜冻与土壤盐碱化无因果关系;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酸雨不能导致臭氧层破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