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06:41
1、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P、Q两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P地位于山地,所以P地1月等温线向北凸出
B.1月气温:P>Q;降雪量:Q<P
C.Q地降雪日数有可能为12天
D.Q地降雪的水汽来源为太平洋
小题2:有关鄂尔多斯内流区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为季风气候区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蒸发旺盛
C.地形较封闭,降水少,蒸发旺盛
D.该地荒漠化严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这是宁夏平原及其附近地区,P处位于宁夏平原,因地势低,故气温偏高。Q处位于贺兰山区,气温较低,又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故多降雪。再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Q地降雪日数有可能为12天。故选C。
小题2:鄂尔多斯地区周围虽有黄河流经,但该地地形封闭,气候较干旱,地表径流较少,从而形成了内流区。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问题:
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2.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E.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F.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G.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H.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治理。
1.草方格沙障固沙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上覆地面覆盖物,增大摩擦力,降低风速。
2.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既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又能获得经济效益。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l:中国的河流,如长江干支流,正步入开发资源的高峰期,今天中国有100多座60米以上的高坝。大坝正在江河上修建,还有数不清的小型电站在那些“清清的故乡小河”上开工。
材料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梦专辑刊登了“引江入湖再造800里洞庭”的梦想,大致内容是―在松滋前山,长江进入两湖平原的制高点,再造一个类似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此引长江清水入洞庭湖,再现“八百里洞庭”。就像2000多年前都江堰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一样,将给两湖平原带来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圈内可包含十余座百万人口生态中心城市和数百个湿地城镇。此构想旨在恢复洞庭湖生态,同时减轻长江防汛压力。
(l)口前在长江上修建的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__工程,该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___,该工程还具有哪些综合效益?(3分)
(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3分)
(3)长江横贯东西,具有较高的通航价值,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长江的航运能力。(3分)
(4)洞庭湖的面积由“八百里洞庭”演变为目前的2000多平方千米,其面积缩小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2分)
(5)“引江入湖再造八百里洞庭”的构想将成就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试述湿地有哪些生态作用?(2分)
(6)“引江人湖”将通过朔峡运河完成,长江水将借故道东流,这有利于减轻长江____段的防汛压力。(1分)
参考答案:(l)三峡?防洪?发电、航运、养殖、灌溉、生活用水、旅游等。
(2)荆江有“九曲回肠”之称,弯道多,荆江位于由山区进人平原的地段,流速变缓,泥沙淤积,成为“地上河”,易发生洪涝灾害。
(3)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量大、汛期长;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形,流量平稳;无结冰期,可四季通航;流程长,通航里程长。
(4)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出现的次数和强度增加。
(5)涵养水源、蓄洪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
(6)荆江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世界拆坝材料和“引江入湖再造八百里洞庭”等材料切入,考查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第(1)题,较为简单。第(2)题,荆江之险在于其弯曲回肠,排水不畅,泥沙淤积成地上悬河,易发生水患。第(3)题,侧重流量、通航里程、通航时间等方面。第(4)题,湖泊萎缩将加重下游洪涝灾害。第(5)题,湿地的生态效应可从涵养水源、蓄洪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方面分析。第(6)题,结合材料可知其有利于减轻荆江段防汛压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1回答13~15题:
小题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小题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读图能力。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根据图中信息显然可得。
小题2:从产业结构看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比重大,其城市化水平就高,所以A项正确。
小题3:③第一产业比重最大,所以二,三产业比重就低,导致城市化水平低。所以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7分)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括号内)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原因是?。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1分)
(2)南昌(1分)?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盘踞此地,形成伏旱,降水偏少(1分)
(3)乌鲁木齐(1分)?距海远,水汽少(1分)
(4)五台山地形雨(1分) 增加了降水量。
本题解析:
(1)读表格数据,可以看到,南昌、乌鲁木齐春季降水量占的比重大,所以A错。乌鲁木齐的降水季节变化很小,所以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的说法错,B错。南昌位于东部季风区,在春季降水占的比重最大,C错。华北平原的降水量情况以郑州为代表,集中于夏、秋季节,D对。
(2)南昌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副热带高压在这里盘踞一个月左右,因盛行下沉气流,水汽少,降水偏少,形成伏旱天气。
(3)乌鲁木齐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亚欧大陆中部,四面距海远,到达的水汽少,降水少。
(4)五台山位于东部季风区,在山地迎风坡对夏季风有抬升作用,多地形雨,所以降水多, 增加了降水量。郑州位于平原地区,没有地形的阻挡,降水较少。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