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00:57
1、单选题 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问题。
| 年份 | 1800年 | 1900年 | 1985年 |
| 煤(吨) | 4 | 2 | 0.75 |
| 铁矿石(吨) | 2 | 1.8 | 1.3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及变化。
小题1:19世纪初,生产1吨钢需要4吨煤炭和2吨铁矿,处于降低运费的考虑,工厂宜接近运量最大的煤炭附近,即靠近燃料地。
小题2:通过材料反映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生产1吨钢所需要的煤炭、铁矿的量在不断减少,故说明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减弱,而市场对钢铁工业的区位影响在加强。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区位因素的是:
A.运输
B.市场
C.土地
D.集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一般来说,只要具备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材料、设备等即可进行工业生产。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决定了工业内部的联系,工业联系又为工业区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示意工业集聚中的扩散,读图回答13~14题。
小题1:下列关于集聚和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具备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才能集聚
B.只是为了协作,提高创新能力,工业越集聚、规模越大,效益越高
C.一般来说,工业化前期、中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分散,工业化后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集聚。
D.工业分散是为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并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
小题2:若图中细箭头表示我国长三角地区空间扩散,则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政府的行政规划
B.集聚区外围和周边地区比集聚核心区更具吸引力
C.工业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
D.产业升级以及原有区位优势的降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工业的集聚与扩散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的: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空间集中;到工业化后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分散,即向工业基础较落后的地区扩散。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图示箭头表示工业向周边地区转移。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产业升级以及原有区位优势的降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一个不大的柳市镇除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且没有因产品类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柳市工业区与下列哪个工业区的特点是一致的 ( )
A.德国“鲁尔区”
B.美国“硅谷”
C.日本福山
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柳市工业区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特点是一致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则选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①临近原料地?
②靠近市场?
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集成电路工业属于高科技产业,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科技和高速交通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