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2:54:25
1、其他 实验题。
实验器材:水,沙砾等碎屑堆积物。
(1) 利用以上材料可以模拟流水作用的哪几种外力作用表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流水作用的外力表现与哪些因素有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举例说明流水作用所形成的地形地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2)流速、流量、堆积物的粗细度、坡度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至少3例)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表层千沟万壑、长江中下游平原、河口三角洲、山前冲积扇、
? 洪积扇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组成。组成岩石圈的元素有氧、硅、铝、铁等,其中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日本气象厅消息,北京时间2012年1月1日13时28分,日本海域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370公里。读图5回答问题。
小题1:当日本发生地震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
A.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运动
B.全球小部分地区进入了2012年
C.此日过后大连昼变长,夜变短
D.华北地区正在收割小麦
小题2:关于此次地震的成因及能量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B.来自地壳圈层的能量
C.来自地核圈层的能量
D.来自地幔圈层的能量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震和板块运动。
小题1:材料反映日本发生地震时为1月,北半球的冬季,故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形成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北京时间1日13时28分,即东十二区时间为1日17时28分,故全球有18个时区进入新年;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故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小题2:日本多地震主要由于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运动活跃,故多火山地震;地震的震源深度370KM,判断震源位于地幔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完成7、8题。
【小题1】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小题2】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
①裂谷 ②海沟 ③山系 ④海岭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壳运动与岩浆活动。图中岩层最先发生断裂,岩石一和二发生裂缝,然后岩浆上升入侵,岩石二发生断裂形成裂谷,岩浆侵入岩石一,岩石二断裂,岩浆进一步入侵喷发形成火山,所以发生的顺序为②③①。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根据图示岩石运动状况分析,岩石发生张裂,底部岩浆发生入侵,在陆地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在海洋板块张裂形成海岭。所以①④地貌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2013年10月1日前后,古都西安被雾霾围城,空气质量也一路“飘红”,这让趁着国庆长假来西安游玩的网友不禁感叹,来西安是“雾里看花”。回答下题。
小题1:读西安市PM10来源图(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发布),分析下列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有
①加强建筑工地场尘控制?②机动车单双号限行?③强制降低城市建筑高度
④大量燃放烟花、爆竹?⑤推广使用电动公交车?⑥冬季城市集中供暖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②⑤
小题2:古城西安位于渭河谷地上,该地形区的成因为
A.地壳下沉
B.风力侵蚀
C.板块碰撞
D.流水沉积
参考答案:
小题1:AC
小题2:A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西安市PM10来源图中,可以看出西安的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是主要污染源,因此加强建筑工地场尘控制;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推广使用电动公交车;冬季城市集中供暖;都有利于环境保护,而难以强制降低城市建筑高度;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雾霾的产生。故选AC。
小题2:渭河谷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地堑,从内力作用角度看,是地壳下沉的结果,同时,从外力作用角度看,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因此渭河平原是典型的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地形区。故选A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