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2:49:28
1、单选题 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A.太平洋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故D正确。
考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12年地球会遭遇强烈的超级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曾经出现了这样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正确认识和辩证看待太阳活动十分必要。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的低温区域
B.太阳黑子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小题2】有关太阳风暴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A.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小题3】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3】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太阳黑子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的低温区域;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周期都是11年。
【小题2】太阳活动主要对地区磁场、气候和电离层产生影响,两极地区产生极光,对地壳运动没有影响,不会引发火山、地震等活动。
【小题3】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核聚变的反应;太阳辐射能的可见光部分大多到达地球,维持地表温度;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到得能源,如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就是地质时期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活动和太阳辐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为了让“原子时”与“世界时”协调一致,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全球将增加一秒,届时,将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闰秒是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一秒。据此回答题。1.今年我国在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的7点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届时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那个时刻,全球处于7月1日的范围是2.闰秒是为了解决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和长期变慢性。目前,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A.全部地区
B.一半地区
C.三分之二地区
D.三分之一地区
E.23小时56分4秒
F.23小时54分6秒
G.24小时
H.23小时4分56秒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为2012年7月1日的7点59分,则东十二区的区时为7月1日11点59分,则全球处于7月1日的范围从7月1日0时的位置到东十二区约12时,即占全球的一半。
2.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以恒星为参照,自转了360°,周期为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考点:本题考查区时计算和地球自转周期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全球两个日期的计算方法:东十二区的区时即为新的一天的范围,并掌握掌握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注意区别恒星日和太阳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分布规律。读图回答。 
该纬线可能是 (?)
A.0°
B.23°26′N
C.66°34′N
D.75°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30°,出现极昼现象,日出太阳高度为0°,则该地距离北极点15°,则该地的纬度为75°N。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
图中所示节气可能为________
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8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当是________
参考答案:冬至日? 30°E
本题解析:北极星光线正对的地点为北极点,此图为侧视图,0°为经线。甲所在的线为晨线。太阳光线显示,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节气为冬至日。
甲地位于晨线上,此时的昼长为8小时,日出时间为8点,图中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经度为东经90°,地方时为12点,可以计算出甲地所在经线度数为30°E。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