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2:48:47
1、单选题 海外华侨原籍多在
[?]
A.广东和海南
B.广西和台湾
C.福建和广东
D.海南和台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同食盐加碘前的缺碘病区分布图,影响缺碘病区分布的自然因素最有可能的是
?
[? ]
A.交通
B.气候
C.地形
D.河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是世界的两处重要湿地。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两处湿地的名称分别为( )
①青海湖 ②咸海 ③洞庭湖 ④鄱阳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③②
(2)造成两处湿地面积都缩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减少
B.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C.沙漠侵吞造成乙湖面积湖小
D.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根据两图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湿地的轮廓判定甲处湿地是咸海,乙处是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洞庭湖。造成两处湿地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此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活动。围湖造田造成乙湖面积缩小;大规模引水灌溉导致进入甲湖的河水量减少,随着咸海面积不断缩小,沙漠化和环境问题相继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我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地势中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_____;冬季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________。(均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名称为_________,西侧的地形单元名称为__________。
(3)①在_________省境内;铁路线d的名称为____________线。
参考答案:(1)、E;F;G;B
(2)、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3)、青海;京广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我国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48—50题。
小题1:甲类环境问题和丙类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寒潮?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题2: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广东省
①森林覆盖率高
②距冬季风源地远
③降水充沛
④纬度位置优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3: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改进种植制度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甲问题在山西最为严重,可能是水土流失;乙问题在广东、四川基本没有,代表的是寒潮;丙问题在新疆最为严重,代表的是土地荒漠化;丁问题主要在南方地区,可能是酸雨。符合的是D。
小题2:寒潮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广东省纬度位置优越、距冬季风源地远。
小题3:为治理酸雨,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