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2:42:01
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据图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山脉是
A.秦岭
B.阴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贺兰山脉
小题2:图中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A.热量
B.降水
C.土壤
D.地形
小题3:该地区发展有色冶盒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势平坦?②矿产丰富
③气候适宜?④水源充沛⑤交通便利⑥水能丰富
⑦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⑧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②④⑧
C.③④⑤
D.②⑤⑥
小题4:图中经过银川的铁路线是
A.包兰线
B.陇海线
C.兰新线
D.宝成线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注记名称和黄河形状判断,甲山脉位于甘肃境内,黄河上游,应是祁连山脉,C对。阴山是乙处山脉,B错。秦岭位于黄河中游的渭河南侧,不在上游,A错。贺兰山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位于银川西面,D错。
小题2:乙地是河套平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所以降水是该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B对。该地位于中温带,热量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不是主要限制因素,A错。河套平原土壤肥沃,C错。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不是限制条件,D错。
小题3:发展有色金属冶炼需要丰富的原料,该地矿产丰富,②对。工业发展离不开交通便利的运输条件,⑤对。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水能丰富,⑥对。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对工业影响小,①、③错。该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区,水源缺乏,④错。与东部地区相比,这里劳动力丰富但素质不高,缺乏技术,⑦错。距东部较发达地区远,市场较小,⑧错。
小题4:根据学过的我国铁路交通线分布情况判断,经过银川的铁路是从包头到兰州的包兰线,A对。陇海线是东西干线,从连云港到兰州,B错。兰新线是从兰州到乌鲁木齐,不经银川,C错。宝成线是宝鸡到成都,是南北的干线,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大樱桃主要生长在北纬30~45°的温暖、冷凉地带。辽南、胶东和秦皇岛是我国大樱桃的主要栽培区,其中烟台福山区大樱桃,已有130年的栽培历史。采摘节是该地区一种集田园风光、采摘鲜果、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精彩活动。下图为该地的优质“大樱桃”采摘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生产的“大樱桃”与我国其他地方的普通樱桃相比,具有品种多、早熟、个大、色艳、味甜等特点。形成此鲜明特点的主导因素是
A.种植技术
B.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
D.光热充足
小题2:为适应采摘节的需要,欲在该地建一个“农家休闲中心”,最佳的选址为?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大樱桃种植主要分布在温暖、冷凉地带,光热缺少优势,D错。辽南、胶东地区主要是丘陵山地区,山区交通没有优势,B错。材料中所述地区主要位于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缺乏地区,水源没有优势,C错。材料中所述,该地栽培历史悠久,所以种植技术有优势,A对。
小题2:建设休闲、娱乐中心,除了观光外,还可以进行采摘、垂钓等活动,所以最佳选址为丙处,C对。甲地、丁地距果园远,不方便,A、D错。乙地虽然较近,与丙地相比,显然也较远,不如丙地方便,B错。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图一和图二,完成下列问题。
? 
(1) 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
(2) 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
(3) 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
??
参考答案:
(1)靠近市场,便于运输;靠近水源,便于灌溉
(2)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
(3)全年高温,热量充足,水源比较充足,可不间断生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甲?,乙?。
(2) 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3) 甲国图示区域发展该种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4分)
(4)试述乙国农业经营方式的显著优点:(3分)
参考答案:
(1)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2)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3)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4分)
(4)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时间安排合理高效,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强。(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1)甲表示美国中部的小麦、玉米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乙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为混合农业区。(2)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生产规模、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3)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4)澳大利亚东南部采用小麦—牧羊混合发展;利于形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农忙时间错开,利于合理安排农事生产;生产多种农产品,故市场适应性强,可按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合理安排各农业类型的生产规模。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左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右图是位于陕蒙交界的红碱淖,属于国家级的重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红碱淖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完全干涸,难以摆脱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命运。
(1)下图为①区域近年大力推广的生产模式,简述其优势。(6分)
(2)③地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和自治区水果蔬菜基地,评价③地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8分)
(3)结合以上图文材料分析红碱淖萎缩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6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2分),减弱了对环境的污染(2分),实现了经济的增长(2分)。
(2)(8分)优势条件: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每点2分,共4分);
不利条件:降水少;冬季气温低;风沙危害严重。(每点2分,共4分)
(3)(8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上游河流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过度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开矿(煤矿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与水源枯竭(每点2分,共8分)
本题解析:
(1)此地的主要资源是煤,煤炭的缺点是发热效率低,污染严重。这种生产模式延长了产业链,把煤炭进行深加工,把生产的废弃废渣重新加工利用,这样,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产生了更多的经济价值,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2)③地位于宁夏平原,气候较干旱。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不利条件是降水少,季气温低,风沙危害严重。
(3)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两方面去答。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人为原因是上游宁夏和河套地区用水过多和当地开矿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