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防灾与减灾》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1-08 12:38: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属于我国防灾减灾中重要的法律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台风路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每年_______________季节,我国_________________地区频受台风影响。
(2)除我国以外,亚洲的下列国家和地区中,受台风袭击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 A、日本B、印度C、菲律宾D、巴基斯坦
(3)在台风剖面图中①—④分别代表的内容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5)台风灾害主要是由强风、特大和造成。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夏秋;东部沿海
(2)AC
(3)台风眼;云墙;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
(4)西北太平洋;中国
(5)暴雨;风暴潮;监测;预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地震是一种灾难性的灾害,它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而有关避震、震后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尤为重要。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再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对海啸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不正确的是
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
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有: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等。此外,开展预防海啸灾害的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不容忽视。海啸防灾减 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监测、预报预警、评估等工作外,还包括教育、立法、保险等措施,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协调行动。应采用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海啸防灾减灾的普及教育宣传,同时逐步制定与海啸防灾减灾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海啸严重地区进行海啸防灾减灾演习,减少海啸损失。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自然灾害及防治(10分)
2013年4月-5月,印度境内遭遇热浪袭击,最高温度达40℃左右,局部地区接近45℃。因热浪而死亡的总人数达531人。

据图分析4-5月印度易发热浪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热浪的措施。


参考答案:
原因:4-5月该地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2分)雨季未到,多晴日,气温高。(2分)
措施:需采用综合预防措施,在经常受热浪袭击的地区,房屋建筑设计应考虑防暑设施,注意房屋通风;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开设游泳场地;在热浪袭击之前,要根据天气预报做好供电、供水和防暑医药等的供应准备;在热浪袭击时,保证清凉饮料供应,改善休息条件,医疗条件,及时抢救中暑病人。(任答三点得6分)


本题解析:印度纬度较低,4-5月该地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从图中可知,4-5月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因此易引发热浪。热浪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采取措施应减轻高温对人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设计应考虑防暑设施;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减缓地表的升温;开设游泳场地,用于人们避暑;根据天气预报做好供电、供水和防暑医药等的供应准备;在热浪袭击时,保证清凉饮料供应,降温避暑;改善休息条件,医疗条件,及时抢救中暑病人。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