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2:31:02
1、单选题 下表是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分析回答1—2题。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1、表中显示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是
[? ]
A、城市到农村
B、城市到城市
C、中西部到沿海
D、农村到农村
2、表格中人口跨省空间流动的原因主要是
[? ]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系
C、资源条件
D、自然灾害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由政治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
A.较高的频率
B.较强的组织性
C.较长的距离
D.较长的时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特点。由政治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较强的组织性。有计划,有组织的经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小题2: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95-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A.青稞
B.甜菜
C.橡胶
D.棉花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反映A省区大量人口迁出,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判断可能为经济落后。
小题2: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为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作物为小麦和青稞。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A.四川、广东
B.湖北、重庆
C.河北、山东
D.新疆、内地
小题2: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入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小题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D.甲地优美的环境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小题1: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方向是由内陆省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四川位于西部地区,且人口稠密,为我国主要的人口迁出省区,广东经济发达,是人口主要迁入省。
小题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成为人口迁出地区,西亚因石油开采而收入高,吸引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迁入区。
小题3: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主要是甲地的推力因素和乙地的拉力因素。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会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2007年省际迁入人口、迁出人口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概况是
A.东南沿海各省份迁入人口均多于其他各省份
B.迁出人口主要来自秦岭—淮河以南的内陆省份
C.净迁入地区全部分布在沿海省份
D.北方、西北地区总迁移人口普遍多于南方和青藏地区
小题2: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有
A.缓解了粤、京、沪等地的人地矛盾
B.扩大了川、豫等省区同沿海省区的经济差距
C.造成了珠三角等地的“民工荒”现象
D.加大了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压力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例不太易分清,从图中颜色判断,东南沿海各省份迁入人口不是都多于其他各省份,新疆位于内陆,迁入人口也很多,A错。读右图可知,迁出人口主要来自秦岭—淮河以南的内陆省份,B对。净迁入地区包括内陆的新疆,C错。宁夏属于西北地区总迁移人口少于南方和青藏地区,D错。
小题2: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可能加重了粤、京、沪等地的人地矛盾,A错。缩小了川、豫等省区同沿海省区的经济差距,B错。最初是解决了珠三角等地的“民工荒”现象,C错。民工的流动,加大了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压力,D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