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2:30:17
1、单选题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图为浙江省某市四个家庭农场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些家庭农场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逐年减少
B.逐年增加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小题2:促使这些家庭农场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政策
D.熟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通过图中四个农场的面积数值大小的变化,可以判断家庭农场的面积变化特点是逐年增加,所以B对。A、C、D错。
小题2:我国的家庭农场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中央有明确文件,鼓励发展家庭农场。C对。家庭农场的面积变化与当地的气候、地形、熟制无关,A、B、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德国某有机农场的相关数据,根据数据判断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性质 | 农用地(公顷) | ?耕地 (公顷) | ?草地 (公顷) | 草、豆地占农用地(%) | 奶牛、肉牛(头) | 劳力(个) |
| 生物动力 | ? 70 | ? 45 | ? 25 | ? 70 | ? 100 | ? 3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表中数据看出:农用地面积不大,耕地比重较大,但是草、豆地占到农用地的70%,说明耕地不是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应为主要种植豆类等经济作物,也可作为奶牛的饲料,从而导致种植业产值比例偏低。奶牛、肉牛数量相对较多,但需要的劳动力很少,说明技术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集约化程度较高,主要生产的肉、奶等畜产品。从而形成商品率比较高的农业地域类型。结合德国的气候类型,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合水稻的种植。因农场面积有限,故不会是大牧场放牧业。综上所述,属于混合农业的可能性较小,因为种植业的产值比例偏低。故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将耕作、放牧、休耕进行轮作的原因是(?)
A.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
B.降水较少,受灌溉条件限制
C.保持土壤肥力
D.劳动力少,为了休息恢复体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轮作的目的关键是保持和恢复土壤肥力,而A、B项与题意不合。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中国、英国、印度和俄罗斯四个国家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百分比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2.我国大气PM2.5浓度东部高、西部低,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甲国乳肉畜牧业发达
B.乙国人口和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丙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现代型
D.丁国电脑软件业发达
E.地势
F.降水
G.城市化水平
H.植被覆盖率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甲国草地比重大,适宜发展畜牧业,结合材料分析,在材料中的四个国家中,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乳畜业发达,所以甲应为英国,A对。图中,乙国林地比重大,应为俄罗斯,有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分布,人口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欧洲部分,B错。丙国耕地比重大,应为印度,印度是四国之中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是高-低-高模式,过渡型,C错。丁国耕地比重占10.4﹪,是中国。山区面积大,草地和其他所占比重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电脑软件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经,在世界上并不占优势,D错。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东部浓度高,西部浓度低,只能是东部经济水平高,工业生产,居民生活排放的废气多,导致这种颗粒物浓度高。西部人类活动较少,产生的这种颗粒物少,浓度低,所以C对。这种污染物质是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不是地势差异造成的,A错。降水能使颗粒物浓度降低,东部降水多,PM2.5的浓度大,显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植被有吸烟滞尘作用,西部生态环境脆弱,东部地区植被比西部地区净化环境能力要高,PM2.5的浓度应该低一些,D错。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异,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如图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导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一项是2.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甲地:种植园农业----气候
B.乙地:商品谷物农业----交通
C.丙地:混合农业----地形
D.丁地:乳畜业----水源
E.甲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F.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G.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H.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区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据图可知,甲地以粮食作物为主,但粮食商品率较低,应是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乙地是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以生产小麦和玉米为主,多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但分布区的交通便利。丙地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混合区,主要依据市场需求进行产业调整,机械化程度高。丁地为典型畜牧业区,其乳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的集约化农业,多分布在城市郊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