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0-01-08 12:20: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B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举例说明。(至少举出四个)
(2)(4分)C铁路在本区建设中所克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该地区的成功经验?该措施的作用是:?
(3)铁路C经过的平原开发较早,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农业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8分)


参考答案: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蒙古温带草原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区的分界线;2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经过。
(2)流沙?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没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种植固沙植物。
(3)地形平坦,贺兰山阻挡风沙,黄河提供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日较差大。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严重。


本题解析:
(1)B山脉是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一部分,它还是内流区与外流区;内蒙古温带草原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区的分界线;2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经过。
(2)C铁路为包兰铁路,由图可知,铁路在本区建设中所克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流沙,该地区的成功经验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没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种植固沙植物。
(3)铁路C经过的平原为宁夏平原,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坦,贺兰山阻挡风沙,黄河提供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日较差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严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区域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包兰铁路所克服的困难及治理的成功经验、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区域产业结构图,图中①②③表示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C.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D.三大产业比重相等
小题2: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考查学生对三角坐标的判读与分析能力。三角形坐标图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某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结构比例。三条边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的地理要素,三个顶点可以看作是三个原点。对于这种图有的同学不知如何去分析。三者之和一般为100%。在数学中,大家都熟悉的一种坐标系是直角坐标系——由一个原点和两个坐标轴组成。在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个点都是由两个元素对应的。图中①阶段第一产业横坐标不难辨析,而纵坐标在第三产业一侧,结合直角坐标系的读法,不难读出①阶段第一产业约占11%,第二产业约占43%,第三产业约占46%,由此可见该区域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二产业比重略小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小题2:图中②阶段第一产业约占26%,第二产业约占36%,第三产业约占38%,故②阶段第一产业比重仍较大,但比重最小。③阶段第一产业约占74%,第二产业约占7%,第三产业约占19%,可见③阶段以第一产业为主。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该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顺序为③→②→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2分)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炼铝厂,分析回答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6分)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选择填空)(2分)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运输便利
D.科技发达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4分)


参考答案:(1)①附近有铝土矿,接近原料,产地;(1分)②靠近河流,水源充足;(1分)临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1分)靠近火电站,能源充足;(1分)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2分)
(2)B(2分)
(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1分)交通运输便利;(1分)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甲地每年9月下旬种植冬小麦,次年6月收获后再种植玉米。乙地每年4-7月种植早稻,8-11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肥或油菜。符合甲、乙两地的气候条件分别是(? )
A.无霜期分别约为150天、180天?
B.≥100C积温分别在34000C、45000C以上
C.年降水量分别约为650毫米、1300毫米
D.年降水量分别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位于黄土高原深处、两省交界附近的黄河壶口瀑布,地处黄河中游河段,其流向与该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致。
(1)图中照片的拍摄者此时正位于________省(简称)境内。
(2)从成因上看,壶口瀑布主要是___________(内力/外力)作用的产物;从表现形式上看,它是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3)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壶口瀑布的旅游开发条件中最不利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图中旱灾分布区出现灾害的季节及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5)指出减轻旱灾对该区域影响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1)陕或秦
(2)外力?流水侵蚀
(3)地区接待能力小。
以上每答对l处得1分
(4)春季(春旱)。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较快;蒸发量大。(每答对1处得1分,共4分)
(5)加强监测和预报;兴修水利工程;调整农作物结构,发展耐旱农作物;发展节水农业等。(答对一点得1分,答出其中3项即可,总分不超过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