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2:20:02
1、综合题 下面为世界某区域图和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甲附近河段的流量远大于丁附近河段的主要原因。(4分)
(2)甲、乙、内三地最高气温都没有出现在6、7、8三个月,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3)几百年来,河流主干道逐渐远离乙城市,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甲以上河段降水充沛,支流密集,河流流量较大;丁以上河段流经沙漠地区,降水较少,下渗和蒸发明显,河流流量较少。
(2)6、7、8三个月均是三地的多雨季节,云层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明显。
(3)乙城市位于河流北侧,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河水偏向右侧(即南边),河流北侧以泥沙沉积作用为主。
本题解析:
(1)读图可知,甲以上河段降水充沛,支流密集,河流流量大,丁以上河段流经沙漠地区,降水少,下渗和蒸发明显,河流流量较少。
(2)读图可知,6、7、8三月均是三地多雨季节,云层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明显。
(3)河流受地砖偏向力影响,乙城市位于河流北侧,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河水偏向右侧(即南边),河流北侧以泥沙沉积作用为主。
考点:世界区域地理,河流水文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阅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4分)
⑵描述C、D两地气候特征。(4分)
⑶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简述核污染向B地扩散的主要方式。(2分)
参考答案:⑴ B?受西风带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受山地阻挡。?
⑵相同点:均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不同点:C夏季多雨,冬季少雨;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或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⑶受西风带影响的大气扩散(通过西风带扩散),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的海水扩散(通过北太平洋暖流扩散)。
本题解析:第(1)题,从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判断。第(2)题,从气温和降水及其变化描述两地的气候特征。第(3)题,结合大气环流和洋流进行说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10月5日,一高压系统由北向南经过内江市区气压变化如下图,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在该天气系统过境内江市区的过程中,下列时刻风速最小的是( )
A.5日5时
B.5日10时
C.5日16时
D.5日22时
【小题2】在5日2时,内江市区最可能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风速最小应该是高压中心控制,选择气压最高时,约出现在10时,选B。
【小题2】5日2时,高压中心在内江北侧,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风偏转成东北风,选D。
考点: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5分)读我国某区域及一月0 ℃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0℃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3分)
(2)图示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简析其自然原因。(4分)
(3)比较R1、R2河段流速和流量的差异,并据图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东西走向(1分);纬度(1分)和地形(秦岭)(1分)
(2)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条件复杂(2分);地形起伏大,垂直分异明显,
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2分)
(3)流速:R1河段流速较小(或R2河段流速较大)(2分);原因:R1河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R2河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2分)
流量:R2流量较大(或R1流量较小)(2分);原因:在R1、R2间有支流汇入(或R1位于上游,R2位于下游)(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及注记名称分析,0℃等温线呈东西走向。主要受纬度和地形的影响。
(2)图示区域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条件复杂。经过秦岭山区,地形起伏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所以生物资源丰富。
(3)读图,根据图例分析,R1河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R2河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水流慢,泥沙沉积多,所以R1河段流速较小, R2河段流速较大。因为R1位于上游,R2位于下游,在R1、R2间有支流汇入,所以R2流量较大,R1流量较小。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河流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a、b两地同是 (气候类型名称),该气候是由 和 两个原因造成的,该气候特征是 。
(2)比较概括a、b两地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
。
结论:a地气候具有(大陆性或海洋性) 特点,b地气候具有 特点。
(3)a位于 (地形区),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b位于 (地形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4)分析说明a所在地区洪水灾害多发的原因。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1)从图中经纬度和河流形状可知a地是南亚地区的恒河,b低东南亚的湄公河。两地的气候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热带季风气候是在热带,所以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分为旱季和雨季。
(2)对比两地,a地受大陆影响较大,b地受海洋影响较大,因此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大。
(3)a地在恒河地区,是恒河三角洲,地势平坦,水源、热量充足,种植的是黄麻经济作物,b在东南亚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源、热量充足,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粮食作物是水稻。
(4)a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在a地区恒河三角洲,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排水速度慢,在流域内干支流交汇,导致河口处洪峰水流量大,因此多发生洪水灾害。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区域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