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12-27 02:12: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年7月18发表评论认为,尽管三峡大坝迎来建成后最严峻的洪峰考验,但这也可能让备受争议的三峡大坝获得一次“正名”的机会。下图为水循环略图,读图完成各题。
1.在水循环过程中,三峡大坝影响的主要环节是2.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与之有关的主要环节是3.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比喻及其解释,连线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
F.②
G.③
H.④
I.“纽带”——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
G.“调节器”——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
“雕塑家”——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
“传送带”——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


参考答案:1. A
2. D
3. B


本题解析:1.图中①为地表径流,②为蒸发,③为水汽输送,④为降水。三峡大坝影响的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主要原因是降水集中。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本题考查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纽带”——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调节器” “传送带”——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雕塑家”——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之差)。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




昼长差
0
5小时30分
13小时56分
24小时
?
小题1: 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乙甲
D.丁丙甲乙
小题2:乙地的最短昼长值是?
A.10小时25分
B.8小时35分
C.9小时15分
D.14小时4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表格,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甲地昼长差为0,说明位于赤道,纬度最低。丁地昼长差24小时,说明有极昼、极夜现象,位于极圈以内,纬度最高。可见昼长差越大,纬度越高。乙比丙昼长差小,乙纬度较低,丙纬度较高。所以C对。A、B、D错。
小题2: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用12时减去昼长差的一半,就是昼长的最小值,所以乙地最短昼长是9小时15分,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中PQ为晨昏线,PQ两地经度差为15°。若图示日期为X日,P地地方时为5:30。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一个月后的Y日,晨昏线再次同时经过PQ两地,且P地地方时仍为5:30。则P地纬度可能为(?)
A.80°N
B.60°N
C.40°N
D.20°N
小题2:与X日同年内的Z日,Q地地方时5:30日出。则X日与Z日的时间间隔约为(?)
A.2个月
B.3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小题1:PQ两地经度差为15°。若图示日期为X日,P地地方时为5:30,则Q的日出时间为6:30,故P、Q两地位于赤道两侧,纬度相同,且X、Y日应关于6月22日对称,而在接近6月22日的时候,该地昼长13小时,故判断该地位于低纬地区。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PQ为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故当Q地日出5:30分时,Z日应在12月22日附近,故与X时间间隔约6个月。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了地球上不同地点自转线速度的大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这四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甲乙丁丙
D.乙丁甲丙
小题2:下列有关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所在纬度的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大于其它三地
B.乙地和甲地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不同
C.丁地所在纬线圈的长度约是甲地所在纬线圈长度的一半
D.甲、乙两地由于自转线速度不同,使它们自转一周所需时间长短也不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其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60°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两极为零。综上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丙丁乙甲。
小题2:地球自转角速度,其分布规律,除两极外,全球角速度相等,且每小时15°;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结合上题,排除A、B、D。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2年夏至日,广州天文观测点于地方时5时14分日出,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H广,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屏边天文观测点2012年夏至日昼长
A.14小时44分
B.略长于14小时44分
C.13小时32分
D.略长于13小时32分
小题2:2012年内,广州天文观测点正午太阳高度为H广的天数有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于夏至日这一天,广州日出的地方时为5时14分,所以可以推出它的昼长为13小时32分;又因为纬度相同的地点昼长相同,所以屏边天文观测点2012年夏至日昼长13小时32分;但是屏边观测站海报更高,造成屏边观测站昼长要长一些,所以D正确。
小题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广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因而出现H广的天数3次,所以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