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2:10:04
1、综合题 改革开放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珠江三角洲处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两个阶段发展, ________?年为第一阶段,1990年以后为第二阶段。(1分)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的原因(4分)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
(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3分)
参考答案:(14分)
(1)1979—1990?(1分)
(2)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开放政策;位于南部沿海,毗邻港澳;侨乡;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等。(4分,答出4点即可)
(3)问题:大气污染或酸雨;水污染;地表径流污染。
原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工业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4分)
(4)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小。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浦东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投资;有产业基础、科技与人才优势;经济腹地广阔;水陆交通发达。?(5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珠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珠三角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承接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第一阶段为1979—1990年,第二阶段为1990年以后。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要考虑其特定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以及有利的地理条件。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人才、技术、土地规模、市场、腹地、城市布局等,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存在不足。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应充分发挥其优势条件,针对其限制性因素,以达到尽量克服其不足条件,做到趋利避害,使城市和工业更好地发展。
(3)该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是酸雨、污水污染等,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工业造成的“三废”污染和农业造成的化肥、农药污染)和生活。
(4)可从影响两地工业布局的政策、交通、市场、科技、经济腹地等因素的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因为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区位有不复存在,所以大量外资企业搬出,主要表现为:政策优势相对下降;劳动力成本提高;土地租金水平提高;环境污染加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表分别为我国四个大地形区四地的气候资料,读表格数据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序号、自然带、农业类型正确的组合是?
A.①—高山高原草地带—坝子农业
B.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水田农业
C.③—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旱地农业
D.④—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河谷农业
小题2:四地及其主要旅游资源组合正确的是
A.①雪域高原、坎儿井绿洲
B.②窑洞梯田、荷塘月色
C.③民族风情、喀斯特地貌
D.④炎黄故里、井岗红都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及农业生产。
小题1:根据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①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农业生产应为河谷农业;②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业为主;③位于云贵高原,特色农业生产为坝子农业;④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故以旱地农业生产为主。
小题2:结合上题的结论。坎儿井绿洲为新疆的特色,不符合①地;窑洞梯田位于黄土高原,不符合②地;井冈红都位于江西,不符合④地,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也有水资源紧张之感,其主要原因是(?)
A.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得干旱
B.珠江上中游流域修建众多大中型水库,使流入下游水量明显减少
C.立体农业及大棚农业兴起,用水量大增
D.水体污染及咸潮导致水质性缺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珠三角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河流流量丰富,故水资源不足主要是由于水体污染及咸潮导致水质性缺水,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 交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实现互补。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交通建设要受控于地理环境,亦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
?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秦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地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
(1)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昆曼公路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并列举两例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昆曼公路与成昆铁路连接,构成了四川出海(与东南亚联系)的又一条通道;四川与东南亚(或泰国)分别位于亚热带、热带、物产(或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该公路为两地贸易的发展(或旅游合作)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2)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北部冬暧夏凉、南部终年高温,沿线地区降水丰沛,气候垂直变化大;河流纵列分布(或山河相间),流向自北向南,水能资源丰富;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广布,生物具多样性。
(3)不利自然条件对昆曼公路建设的影响: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或喀斯特地貌发育),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
生态环境问题: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加剧;原始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任举两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图6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问题
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3.针对图示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该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4.R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E.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F.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G.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H.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I.①②
G.②③
①②③
①③④
水稻种植业
混合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种植业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4.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图示为我国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故人均耕地面积大。
2.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广,故商品率高。
3.该地区土地面积广阔,适宜建成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森林面积广阔适宜建成我国的林业基地,草原面积广阔,适宜建成畜牧业基地。故选D项。
4.R地区为松嫩平原,大面积的种植小麦、玉米,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