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27 02:08: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甲,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机场正值日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可能是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从A机场飞行到B机场经历的时间是(   )
A.6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22小时
【小题3】飞机到达B机场时,新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   )
A.7/14
B.15/24
C.19/24
D.17/24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因该时间为7月,所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应为图①;而图②③表示太阳直射南半球;图④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故选A。
【小题2】因A机场的日出时间为5时,所以昼长为14时,因B机场和A机场同纬度,其昼长相同,所以日落时间为6月30日19时,也就是飞机降落的时间;又因A机场和B机场相差16小时,所以当飞机起飞时,B机场的时间为6月30日13时,那么飞机飞行的时间为6小时。故选A。
【小题3】新一天为7月1日,当飞机降落时,B机场为6月30日19时,所以7月1日0时的经线为45°W,那么7月1日的范围为从45°W向东到180°,跨225°,占15/24。故选B。
考点:光照图、时间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1年11月28日上午10时(当地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召开,会议计划为期12天。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   )
A.28日18时
B.28日4时
C.28日16时
D.27日23时
【小题2】图中A、B、C、D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会开幕那天,有关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以及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正确的说法是(   )
A.E处,南半球    B.F处,南半球
C.E处,北半球    D.H处,南半球
【小题3】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镇江正午太阳高度接近一年中最小值,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B.德班正午的树木影子朝南
C.东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
D.南极处于极夜期间
【小题4】属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的是(   )
①燃烧矿物燃料   ②太阳活动   ③毁林   ④焚烧秸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1、德班位于30°E经线附近,因此当地时间采用东二区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东二区早六小时。当德班b为11月28日10点时,北京时间为11月28日16时。故选C。
【小题2】图2为二分二至日图,A为夏至,B为春分,C为秋分,D为冬至。因此大会开幕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故选A。
【小题3】大会期间为11月28日至12月10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不断南移。因此北半球的镇江昼长继续变短,夜长继续变长。A错。德班位于30°S,正午太阳位于当地正北方位,正午树影全年朝南。B正确。此时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南极处于极昼时期。C、D错误。
【小题4】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砍伐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和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煤、石油等,向大气释放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故D正确。
考点: 区时计算、地球的公转运动、全球变暖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 5°W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据图可以推知此时
A.甲乙日期相同
B.丙地出现极昼
C.北京夕阳西斜
D.悉尼日出东南
【小题2】假设有一架客机从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飞机的飞行方向为
A.先往东北再往东南
B.正西
C.先往正北再往正南
D.正东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乙之间为黑夜,其中央经线为7.5°W,其地方时为0点,因此甲乙位于0点经线两侧,其日期不同;7.5°W为0点,丙地在0点时还为白昼,说明出现极昼;此时北京的地方时约为8点14分,不可能夕阳西斜;北纬30°纬线上夜半球所占经度为165°,说明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全球各地(处极昼极夜地区)日出东北方向。
【小题2】甲乙两地位于北半球同一纬线上(不在同一经线圈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路线偏向该半球高纬度方向,因此,客机从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飞行的方向是先往东北再往东南。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球面上最短距离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14年2月7日至23日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索契市举行,下图为“索契地理位置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第22届冬奥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北或南)半球,索契市的白昼时间将逐渐变(长或短)       。(2分)
(2)索契冬奥会竞赛场地主要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南部山区,原因是                ;索契市区冬季气候非常温暖,主要原因有                                                      。(4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海水质不断恶化,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海,请你为黑海的治理提出若干合理的措施                                                                             。(2分)


参考答案:
(1)南(1分)    长 (1分)
(2)海拔高,气温低,降雪多(1分)   海拔低; 盛行西风影响;黑海的调节; 大高加索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任答3点得3分)
(3)工业实现清洁生产;工业污水达标排放;修建污水处理厂;加强国际协作(任答2点得2分)


本题解析:
(1)2月7日在冬至和春分之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变长。
(2)作为冬奥会竞赛场地,需要有良好的冰雪环境。大高加索山脉的南部山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并且位于西风的迎风坡,水汽充足,降雪多。索契位于黑海沿岸,受来自黑海的西风影响,并且北部的大高加索山挡住了北方来的冷空气,所以冬季较温暖。
(3)从生产环节和污水处理环节两方面入手。从生产方面,加强生产技术革新,进行产业结构改造,尽量减少污水的排放;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对排入黑海的污水进行处理;加强黑海周边国家的国际合作。
考点: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水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选址海南文昌图”,回答小题。

小题1:航天发射中心场址多选建在大陆东部沿海,其主要因素可能是? (? )
A.发射窗口大
B.节省能耗
C.利于跟踪监测
D.晴朗天气多
小题2:文昌火箭发射中心建成后,最适宜发射火箭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海南文昌处于东南海域,降水比其他航天发射场要多。为了利用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发射卫星通常向东面发射,而负责跟踪监测的船只位于海域,故航天发射中心场址多选建在大陆东部沿海。
小题2:为了便于航天发射中心建成后在全球都能顺利进行跟踪监测,特别是为了便于在南半球海洋上的测量船能正常进行监测,我国的航天发射多选在南半球海上风浪较小的夏季,即北半球的冬季。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