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2:06:53
1、单选题 如下图n和n+4为两个不同纬线的度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温线的温度①<②
B.受乙系统影响甲地吹偏北风
C.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D.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
小题2:有关图示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处河流的含沙量比B处大
B.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
C.A处在开发中易产生水污染问题
D.B处以下河段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纬度分布可知,该图所示为南半球,温度从赤道向两侧递减,温度①大于②,所以A错;根据洋流流向可判断该洋流为暖流,受暖流影响沿岸增温增湿,所以C错因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影响,甲地吹偏南风,所以B错;河流左岸侵蚀,右岸堆积D对。
小题2:A位于河流源头,多森林,所以A处含沙量小,所以A错;地势落差大,开发水力资源,对水污染小,所以C错;B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便于航运,所以B错,D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不受洋流影响的地理环境有
A.南亚冬季吹北风夏季吹偏南风
B.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景观的形成
C.纽芬兰、北海道等地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D.俄罗斯北冰洋沿岸海港常期不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南亚冬季吹北风夏季吹偏南风,不受洋流影响。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到北半球,受到北半球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再往右偏移,所以夏季形成西南风。由于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是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二月大洋表面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简述其形成大渔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等温线在甲处向________(南、北)凸出,在乙处向________(南、北)凸出。主要是甲处受________(寒或暖流)影响,乙处受________(寒或暖?流)影响。
(3)试分析甲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原因: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表层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2)南?北?寒流?暖
(3)甲处是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对沿岸地区荒漠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为太平洋地区洋流示意图,读右图回答:(8分)
⑴ 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洋流名称: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处是_______? ____渔场,它的形成与________? ___暖流和?寒流在此交汇密切相关。
(3)若只考虑顺风条件,轮船从B城驶往A城时可借助____________风。
(4)图中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何影响??(2分)
参考答案:
(1) ?秘鲁寒流,北太平洋暖流?(2分)
(2)?北海道,日本,千岛?(3分)
(3)?盛行西风?(1分)
(4)?增温增湿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洋流。
(1)注意运用周边地理位置来确定洋流的名称。
(2)甲位于日本北部,故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相交汇而形成的日本北海道渔场。
(3)B向A位于中纬度,可借助盛行西风。(4)③为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增温增湿。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区属于______半球(南或北)。
2.A处为_______流,B处为______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海域利用价值最大的海洋资源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海区位于太平洋、则洋流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北
2.暖?寒?因为在同一纬度上,A区的水温比两侧高,B区水温比两侧低
3.渔业?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吸引了大批鱼群
4.日本暖流?千岛寒流
本题解析:
海水等温线向北方递减,故是北半球。洋流的凸出方向即是洋流的流向,由此可知A处洋流由高温流向低温,为暖流经过,B处洋流由低温向高温,为寒流经过。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