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2:02:37
1、综合题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条线路调运的主要能源A线__________,B线__________,C线__________。
(2)A调运线路的起点是____________盆地,终点是____________市;C线路终点是____________地区。
(3)C线路能源的调运对调入地区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径流深R,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它的常用单位为毫米(mm)。若时段为△t(s),平均流量为Q(m3/s ),流域面积为A(km2),则径流深R (mm)由下式计算:R=Q△t/(1000A)。平均径流深则为径流深的多年平均值】1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沿台湾- 江西- 四川- 青海等省一线水文观测站(图中小圆点)以上流域面积的数据。回答1-3题
1.等流域面积的下列地区,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大的是?
[? ]
A.四川盆地?
B.台湾山脉中央地区
C.东南丘陵?
D.准格尔盆地
2.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大于200毫米的地区位于我国?
[? ]
A.干旱地区? ?
B.半干旱地区 ?
C.季风区? ?
D.半季风区
3.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 ]
A.是梯级分界线,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位于四川盆地中央,径流量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
3、综合题 (28分)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图(下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下表)
|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 |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4、单选题 关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业表现为面状? ②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③城市和工业表现为岛状? ④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点状
[? ]
5、单选题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小题1:A区夏季气温高于B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A区域盆地地形,海拔低,B区域高原地形,海拔偏高
B.A区域白昼时间、太阳辐射时间长于B区
C.B区降水量多于A区,所以气温低于A区
D.A区地处地势第三阶梯,海拔低,B 区地处地势第二阶梯,海拔高
小题2:正确描述C河段水文特征的是
A.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B.水量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C.流域面积小,流程短,落差小
D.流域面积大,流程短,落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