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2:02:16
1、单选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回答问题。
小题1:图3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8℃
B.I0℃
C.12℃
D.25℃
小题2:图4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是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图4中与“地球变暗”的原因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温室效应原理,放在玻璃瓶的温度计比空放的温度计气温高。
小题2: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吸收具有选择性,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是地面的长波辐射。
小题3: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越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 ?)
①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②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③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④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①一③一②一④
C.①一④一②一③
D.④一②一①一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由于空气的垂直运动而引起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空气的水平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
A.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B.乙地狂风暴雪
C.丙地有连续性降水
D.丁地雨过天晴
小题2: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
A.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短
B.气温较高,年较差较大
C.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甲地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北半球风向右偏为西南风,答案A错误,乙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答案B错误,丙地位于暖锋锋前,有连续性降水,故答案选C,丁地位于冷锋锋前,天气将由晴转阴雨,答案D错误。
小题2: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相等,答案A错误,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该区域冬季气温较高,夏季气温相当或偏低,年较差较小,答案B错误,该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答案C错误,答案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
A.大气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
B.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C.近地面大气吸收太阳辐射
D.大气散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依次代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回南天”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我国华南地区每年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下表为“江门市2012年3月份部分天气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有可能出现“回南天”天气现象的是?
A.12日
B.15日
C.16日
D.17日
小题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15日与14日相比,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
B.15日至17日,江门有暖锋过境
C.12日至14日,连续几天的降水多为锋面雨
D.12日至17日,平均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这种天气是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读表格,15日正是气温回升,湿度增大的时候,所以最可能出现,B对。A、C、D错。
小题2:根据表格数据,15日是晴天,与14日相比,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错。15日气温升高,可能是暖气团经过,但16至17日,气温又降低,可能是冷空气经过,所以B错。12日至14日,此时是3月份,锋面雨带还未在我国登陆,C错。12日至17日,基本上是平均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大,D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