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2:01:56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初亚洲与欧洲出现极端天气,遭受严重的低温和雪灾(指降雪过多、积雪过厚或雪层持续时间过久引起的灾害)。我国气象专家认为欧洲强寒潮、日本暴雪和中国低温是相同的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极端气候事件。1月20日开始,西伯利亚高压不断加强;同时入冬以来,拉尼娜事件持续发展,北太平洋海温持续偏暖等,是造成我国东部及日韩一带低温雪灾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如图为亚洲东部部分区域。
(1)分析图中重雪灾区雪灾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
(2)说明低温雪灾带的不利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西伯利亚冷高压不断加强,北太平洋海温持续偏暖,亚洲东部水平气压梯度力加大,偏北风势力增强;冷空气影响持续时间长,频率高;偏北风掠过日本海,带大量水汽,受到沿岸山地的抬升造成大量降雪。4分
(2)暴雪冰封道路,阻塞交通;破坏通讯与电力设施;对农牧业产生严重危害;融雪造成洪水灾害等;引起心血管等疾病增多。4分
本题解析:
(1)日本西部山区是雪灾的重灾区。一方面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高压势力加强,并且由于气压梯度力加大使得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冷偏北风风力加大且持续时间长。再者西北风从日本海携带水汽加上地形抬升,造成日本西部山地降雪增多。
(2)低温造成农牧业受到冻害影响;积雪融化会造成洪水灾害;大雪会冰封道路,影响交通;持续低温会引发一些季节性疾病多发。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2006年6月下旬以来,重庆市大部和四川省东部持续高温少雨,千万人饮水困难,经济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干旱受灾面积超过两千万公顷,约占各种气象灾害受灾面积总和的六成。?
材料二: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2006年因洪涝灾害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1000万公顷,受灾人口1.45亿人,因灾死亡1841人,失踪475人,倒塌房屋87.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73亿元。
材料三: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材料四:
我国洪涝、干旱灾害地区分布图

[? ]
[? ]
[? ]
参考答案:(1)C
(2)A
(3)湿润;季风;夏季风
(4)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属于防洪工作的工程措施是
A.修建分洪区
B.洪泛区土地管理
C.实行防洪保险
D.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加强土地管理;实行防洪保险;建立防洪预警系统都属于非工程性措施,故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洪灾的防治措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洪灾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
(1)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等。
(2)非工程措施:增加人们对灾害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泛洪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和减灾科研投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减灾工程属于防治水土流失项目的是
[? ]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B.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C.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D.中国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05年10月8日11点50分,南亚次大陆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53182人死亡,75146人受伤k#S#5#U,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50亿美元。据此回答:
小题1: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小题2: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
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
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考查地震灾害的成因及其预防。
小题1:地震的发生都与板块交界处有关。这次地震与南亚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有关。
小题2:地震我们不能防止,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地震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减轻灾情。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