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2:01:56
1、单选题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掌握一定的避险救助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我们合理应对。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楼梯上发生踩踏事故,置身人群中间的你正确的做法是(?)
A.立即避到一旁,逆人流前行
B.若跌倒,应蜷缩身体、双手在颈后紧扣
C.保持镇定,立即蹲下并拨打110
D.快速奔跑逃离现场,并大声呼救
小题2:体育活动中发生疑似骨折时,下列急救措施正确的是(?)
A.应立即背起患者送至医院治疗
B.应先对损伤部分进行临时固定
C.固定包扎后放低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
D.伴有外出血时应先用纱布在患肢的远心端缠绕止血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楼上发生踩踏事故,一般人数较多,A选项逆人流前行,容易被推倒遭受踩踏;C选项蹲下报警,蹲下不易被人发现,容易被踩踏,D选项快速奔跑逃离现场,并大声呼救,容易引起恐慌。B选项方法正确。如若跌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所以选择B选项。
小题2:骨折伤员的急救措施,应固定骨折处,使其身体保持伸直位置,切勿屈曲,伴有外出血时,要判断是静脉、还是动脉出血,迅速将伤员转运到医院。所以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的原因不能随便移动患者,C选项的错误原因是应使其身体平直,D选项错误原因是不能随便止血,动脉出血用纱布在患肢的近心端缠绕止血。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10年第11号台风“凡亚比”的中心17日08时位于我国台湾省花莲市东偏南方大约71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2.3度、东经128.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3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5百帕。读图完成:
受台风影响,19日17时台北吹
A.西风
B.偏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图示:9月17日台北位于台风中心的西北部,台风中心为低压,所以吹偏东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图7为中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年均出现次数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25-27题。
小题1: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A.台风
B.寒潮?
C.沙尘暴
D.干旱
小题2:甲地受这种气象灾害影响极少主要原因是
A.地处盆地
B.受盛行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较远
D.纬度较低
小题3:该气象灾害强盛时
A.澳大利亚农民忙于剪羊毛
B.东北平原正要播种小麦
C.珠江三角洲早稻收割
D.南极科考队正在考察
参考答案:
小题1:BC
小题2:AB
小题3:B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中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年均出现次数的等值线图判断,这种气象灾害西北发生的次数多,东南发生的次数少,所以有可能是北方冷空气南下造成的,所以有可能是寒潮,寒潮往往伴有大风,会带来沙尘暴天气。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小题2:根据甲地的经纬度判断,甲地位于四川盆地,所以其受这种气象灾害影响极少主要原因是地处盆地和纬度较低。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
小题3:该气象灾害强盛时,北半球正值冬春季节。澳大利亚农民忙于剪羊毛为南半球冬季;东北平原正要播种小麦为北半球春季;珠江三角洲早稻收割为北半球夏季;南极科考队正在考察为南半球夏季。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
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2分)山高、坡陡、谷深。(2分)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3分)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3分)
本题解析:
读图,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根据等高线判断,该地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根据材料,降雨持续时间长,导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我国酸雨的主要类型是
A.硝酸型
B.碳酸型
C.盐酸型
D.硫酸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酸雨的形成。酸雨是因为人类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以硫酸型酸雨为主。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