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1:57:48
1、单选题 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 ]
A、大气中水汽减少,气候发生变化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C、地球两极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D、地面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为四个日期的日出时间纬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若图示为南半球日出时间纬度分布,则曲线①代表日期最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旧金山地区正值多雨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割季节
C.钱塘江流域进入梅雨汛期
D.希腊雅典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小题2】若图示为北半球日出时间纬度分布,则与4月8日最接近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据图,一年内杭州(约120ºE,30ºN)的昼长变化幅度约为 ( )
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意分析,该图为南半球,①曲线在66.5°S日出为0时,说明出现极昼,为南半球现今,北半球冬季,旧金山位于美国西海岸,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A项正确;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此时为小麦生长季节,B错;钱塘江流域进入枯水期,C错;希腊雅典地中海气候,此时多雨,森林火险等级低,D错。
【小题2】4月8日距春分日3月21日近,此时北半球极昼范围小,日出时间与赤道相差不大,故选C项。
【小题3】从图3分析判断,杭州在30°N,日出最早在5时,根据昼长计算公式可知,日落在19时,此时昼长为14小时;日出最晚在7时,日落在17时,昼长为10小时,杭州昼长变化幅度约4小时,所以C项符合。
考点:地理现象判断;日出时间随纬度分布;昼夜长短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12 中 a表示纬线,E、F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0点为EF的中
点。若F的地方时为19时,则纬线a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 北半球、11月 B 北半球、2月 C 南半球、11月 D 南半球、7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根据F地方时为19时,判断该地白昼时间为14小时,该地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半球。南半球,11月份,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于夜。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弧线ONP为某经线圈中的一段,其中N为北极点,阴影为晨昏圈平面,甲乙两点纬度值相同。据此回答题。
【小题1】O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40°
B.20°
C.0°
D.30°
【小题2】此图所示季节( )
A.南极大陆周围冰山漂浮
B.长江中下游地区桃红柳绿
C.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D.华北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可推算北极点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0°,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而O点应位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其纬度为7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所以0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南极大陆此时为冬季,A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夏季,B项错误;南亚此时盛行西南季风,故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流动,C项正确;华北平原播种小麦在秋季,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能根据北极地区的纬度分布、太阳高度等信息可判断极昼极夜的范围,进而分析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根据南北半球的地理现象判断季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军炮兵在某海岛A处进行试射,炮弹射程20公里,如果向正北方向发射,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这发炮弹最可能将落在以下哪个地方(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和经纬网。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故弹着点位于③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