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中国区域差异》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七)

时间:2019-12-27 01:54:1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 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读图判断1—2题。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地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
D、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
2、丁地区三类交通所占的比例都不大,其原因可能有
? ①需要进行交流的物资少? ②地形崎岖,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
? ③气候恶劣,沙漠广布,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 ④河流因干旱,水量小,通航河段少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为中国西南地区晴天出现频率(%)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是2.②地1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横断山区
B.四川盆地
C.湘西北地区
D.黔东北地区
E.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
F.在冷空气控制下,水汽较丰富
G.受西南季风影响,云量较大
H.受地形影响,水汽不易扩散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比较两图可知,晴天出现频率最大地区在图示范围的西部,该地位于横断山区,其1月晴天出现频率为 70%~80%,7 月为 5%~10%,所以其变化幅度为 60%~75%。
2.图示②位于四川盆地,冬季晴天出现频率低,即多阴雨天气,主要是由于盆地地形影响,不利于水汽的扩散,而多阴雨天气。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2.有关森林的砍伐导致的环境变化,不正确的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E.生物物种资源减少
F.水土流失加重
G.全球变暖
H.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增加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
1.“三北”防护林主要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的荒漠化扩展,故其主要功能为防风固沙。
2.森林减少,则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则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储量减少。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判断,该山脉是
[? ]
A、南岭
B、天山
C、阴山
D、秦岭
2、关于甲、乙两地区自然地理方面的叙述正确的为
? ①甲地区河流含沙量大于乙地区 ②甲地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于乙地区
? ③乙地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少、土质黏重、酸性强 ④甲地区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作用密切相关
? ⑤乙地区为断层下陷形成的谷地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3、该山地南侧频发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
A、泥石流、滑坡
B、寒潮、台风
C、沙尘暴、洪涝
D、火山、地震


参考答案:1、D
2、C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干旱灾害指在足够长的时期内,因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干旱灾害分为:轻度干旱(Ⅳ级)、中度干旱(Ⅲ级)、严重干旱(Ⅱ级)和特 大干旱(I级)四个等级。
材料二:
据国家农业部发布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小麦主产省受旱1.43亿亩,比上一年同期增加1.34亿亩,比常年同期多33%。北方冬麦旱区中,重旱面积4635万亩,干枯116万亩。
(1)下图中乙阴影地区是我国______(填“冬”或“春”)小麦的主产区。简要说明乙地区种植小麦的
? 限制性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8年11月以来,乙地区干旱灾害严重。试分析本地区干旱灾害严重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图所示的我国近40年干旱灾害的年际变化特点,并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冬;本地区降水较少,且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旱涝灾害、盐碱、风沙灾害较
? 多,影响作物生长。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较少,水资源缺乏,影响农业的灌溉等。
(2)冬末春初以来降水少,无雨日多;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土壤失墒较快;气温起伏大,旱冻相
? 叠加,加剧干旱灾害等;江河来水少,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
(3)特点:多大旱、连年旱,干旱灾害严重。自然原因: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
? 季节和年际分配不均;干旱地区面积较大,地表地下径流较少,水资源缺乏,人均水资源不足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