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1:47:34
1、单选题 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回答1—2题。
1、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150~500m
B.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D.海平面将上升10~95cm
2、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 ]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D.生产工艺水平低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层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区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回答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B.使用化石燃料等排放出大量微粒物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沙尘暴肆虐全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变暖。注意题目要求的“人为原因”;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悬浮颗粒物,使温室效益增强。“全球变暗”的人为原因是地球大气层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全球温度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
? 碳”。关于全球气髅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一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一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霹短波辐射
D、一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2、有关升温3℃对靠雨求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3、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
A、澳大利亚
B、北非
C、西亚
D、中亚
参考答案:1、B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科学家指出,格陵兰和南极冰盖融化的速度正迅速加快,成为全球的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44-45题。
小题1:海平面上升的相关影响有
A.风暴潮灾害增强
B.海岸侵蚀加重
C.三角洲面积扩大
D.陆地污染减轻
小题2:针对我国海平面上升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
A.扩大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以吸纳上升的海水
B.沿海地区全面建设堤防工程,并升高加固
C.及时监测和预测海平面的升降
D.加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系统建设
参考答案:
小题1:AB?
小题2:C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小题1:海平面上升,则沿海陆地地势低平的地区将被淹没,故C项错误;陆地污染不易排放,故陆地污染将加重;故D项错误。选AB项。
小题2:A项沿海地区扩大地下水开采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等问题,错误。沿海地区“全面建设”提防工程,不恰当;应对海平面上升,主要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故选CD。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10年10月4日~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第四轮气候谈判在我国天津举行。下图为我国建国后东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图。
(1)全球气候变暖对天津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说明我国为实现21世纪中叶碳排放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加剧;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
(2)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