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1:47:13
1、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两图为两地太阳辐射图,图中虚线曲线为到达地面的实际太阳辐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影响到达地面实际太阳辐射两地差异的因素,不可能是
A.到达甲、乙两地上空大气上界而的太阳辐射一定不同
B.实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状况是甲地大于乙地
C.到达甲、乙两地的太阳辐射波长不同
D.电位时间内乙地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较大
E.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时间
F.太阳辐射的时间
G.天气状况
H.地势的高低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由两图比较可知到达甲、乙两地上空的太阳辐射是相同的,而且在太阳光传输过程中波长是不变的,实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状况则是甲地大于乙地,也表明单位时间内乙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比甲地少。
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时还要受到光照时间的长短、天气、地势等因素的影响,而与太阳光到达地面的时间无关,因为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
小题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B.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C.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小题2: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地形。四面环山,风力难以深入,风力微弱。选择D项。
小题2: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是因为甲处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丁处深处内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小。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C.地球上形成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D.月球绕地球旋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都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及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为“某岛屿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所示岛屿
A.东北部受信风影响降水丰富
B.河道宽阔,水流平缓且流量小
C.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及铁路沿线
D.多山地丘陵,地势西高东低
小题2:全球变暖对该岛的影响可能有
A.河口三角洲面积变大
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C.受风暴潮影响的频次增加
D.蓝山峰顶冰川消融量增大
参考答案:
小题1:AC
小题2:B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该地处在北半球低纬度地带。常年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东北风将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带到该岛形成丰富的降水。通过岛屿上河流分布、流向可知该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湍急、流量大。城市多沿铁路线、沿海平原分布。
小题2: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海拔较低的岛屿;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通过区域地图考查学生对局部区域地理特征的理解。该地处在北半球低纬度地带,根据经纬度对该区域进行定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图20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侵蚀状况示意图,图21为该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虚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材料二?由于山西长期高强度的发展重化工业,导致产业单一、资源利用水平偏低、经济效益低下。
引发生态环境破坏、生产事故多发、资源枯竭等问题,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1)I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侵蚀,该类型侵蚀发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对此,可以
采取______等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4分)
(2)Ⅱ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侵蚀,请据图分析原因:______。(5分)
(3)材料显示,山西发展“煤——铁——钢”产业链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该省若要从根本上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必须降低______(工业部门)的比重,并促进其产品向___、___方向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5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