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1:43:41
1、单选题 下左图为我国东部某城镇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假设图中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功能区分别是2.城市化过程影响着地理环境,在城市水循环系统中,最不活跃的环节是
A.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
B.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绿地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绿地
D.住宅区、商业区、绿地、工业区
E.降水
F.给水
G.污水
H.浸透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因为城市的土地有限,而各类经济活动又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所以各类经济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空间竞争,从而导致功能区的形成。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不但要容纳城市的所有人口,包括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而且城市人口在家里的时间要大于在城市内其他场所的时间之和。所以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判断乙表示住宅区。商业区的主要活动是商品交换,影响商店营业额的直接因素是商业区所服务的人口,而只有交通便捷才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甲主要分布在市内交通便利之处,从而判断其为商业区。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地价低)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环境的目的。丙分布在郊区,应该是工业区。
2.城市化过程中,地表大面积的硬化使水循环系统的浸透(下渗)减弱,从而成为最不活跃的环节。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需要给水和排放污水,这两个环节比较活跃。而降水这一环节,变化比较小。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造成我国西北地区人口容量远小于东南部地区的原因是
A.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B.西北地区交通不便
C.西北地区历史悠久
D.西北地区资源短缺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C项东南地区的发展较西北地区悠久;错误。D项西北地区资源丰富,东南地区才资源不足;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问题。
1.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
的是2.图中②国0~14岁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
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70%鼓励生育
F.60%计划生育
G.15% 采取移民政策
H.30%鼓励人员出国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三轴坐标的读图方法:以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位置确定纵坐标,利用纵坐标读数。
1.老龄化最严重即老年人口的比重(c轴数值)最大;为③国家。
2.②国的0—14岁人口比重即a轴数值为60%,说明其人口增长过快,则应采用计划生育政策。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下列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低
B.城市化发展速度慢
C.特大城市数量多
D.城市群分布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当前城市化的特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大,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城市发展不合理。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治理年。人口性别比指的是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1998年—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题。
1.迁移人口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50%以上的年龄段2.上海市是劳务输入较大的地区之一,人口迁入对上海的影响
A.10岁~20岁
B.30岁~52岁
C.23岁~65岁
D.28岁~60岁
E.造成人才流失
F.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G.造成失业人数增多
H.利于城市化建设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迁移人口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50%以上,即在迁移人口中,性别比高于150%的年龄段,直接读图即可判断。
2.人口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但可能给当地的资源、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并能结合读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并能区别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不同影响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