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27 01:39: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泰山
D.庐山
【小题2】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___ 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④处两侧为断层,中间岩层向下滑,故判断为地堑构造,渭河谷地属于地堑构造;长江三峡为断层;泰山和庐山都属于地垒构造。
【小题2】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图示①处中间岩层向下凹,为向斜;②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③处为地垒;④处为地堑。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形成的构造地貌和实践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图示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特征,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典型的地形成因分析和地质构造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塑造宁绍平原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宁绍平原,又叫绍甬平原,是中国浙江东北部一片东西向的狭窄海岸平原。绍甬平原由钱塘江、浦阳江、曹娥江及甬江等河冲积而成,在地理形式上自成格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宁绍的位置与成因。宁绍平原,平原北起钱塘江南岸,南接四明和会稽山地,西起萧山,东至东中国海海滨,其中段向北突出于杭州湾中,总面积4824平方公里,因东为宁波,西为绍兴市而得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小题2: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该山景观图可看出,该山属于有陡峻边缘(陡崖)的块状山地,属于断层,岩块相对上升而形成的山地。
小题2:题干中提示“该山山顶”,A项是说明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A项错误;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植被为山地针叶林,热量不足,不可能出现梯田和桑园,桑园C、D项错误。该山顶海拔高,在冬季会出现降雪,所以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2米)在海拔3300米以上呈现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形成这种地貌景观的外力,最可能是(   )
A.流水
B.风力
C.波浪
D.冰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干可知,该地区海拔较高,且地表呈现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故应该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冰碛物的特点是大小不分、杂乱无章。
考点:该题考查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是?( ?)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