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27 01:35: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我国于2014年2月8日建成了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 (73°51′S,76°58′E)。读我国南极四个科考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原创)读“南极地区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极夜现象,中山站持续时间最长
B.图中M海域属于印度洋海域
C.从长城站到泰山站的飞行途中阳光普照,则可能是12月
D.泰山站在长城站的西南方向
【小题2】(原创)南极地区风向画法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根据图中经度,M海域属于大西洋海域,B错。从长城站到泰山站的飞行途中阳光普照,则可能是12月,有极昼现象,C对。根据自转方向,泰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D错。
【小题2】南极地区盛行极地东风,由极地高压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区,风向是东南风,在图中表现为逆时针方向辐散。C对。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图上方向,气压带风带,风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永定河流经北京西南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永定河水量减少,水质变差,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根据永定河不同河段特点进行的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永定河流域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降水集中在夏秋季
B.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D.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小题2】目前,永定河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酸雨污染严重
B.生态环境恶化
C.洪涝灾害频发
D.旅游开发过度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永定河流经北京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变化大,所以河流的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故选项A正确。
【小题2】认真审题,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永定河流域位于北京附近地区,靠近首都,大气污染工业少,排除选项A;永定河径流量小,不可能洪涝灾害频发;该河流域根据不同河段特点进行的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不可能旅游开发过度;由题干“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10年12月11日,坎昆气候大会闭幕,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 坚持节能减排等,取得丰硕的成果。
下表为全球部分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数字(2000年)

国家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吨)
国家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吨)
美国
19.8
日本
9.3
澳大利亚
18.0
丹麦
8.4
加拿大
14.2
中国
2.2
德国
9.6
巴西
1.8
英国
9.6
印度
1.1
(1)这些国家中,人均大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前七位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
(2)这些国家中,哪些国家人均排放量相对少,但对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贡献”仍不可低估?这些国家在人口、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方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并说出相应的解决措施。(8分)


参考答案:
(1)都是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科技发达,科技水平高(2分)。
(2)中国、印度、巴西(任答两个2分)
人口基数大,在1亿以上;都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快,资源的消费量大;以化石燃料等常规能源为主。(3分)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快经济转型,采取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方式;采用新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3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表人均排放量前七位的国家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和丹麦。都是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科技发达,科技水平高。
(2)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虽然人均排放量低,但是总人口多,人口基数大,在1亿以上;都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快,资源的消费量大;以化石燃料等常规能源为主。应采取的措施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快经济转型,采取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方式;采用新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小题2:有关该地区 5~9 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C.6、7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  
D.8、9 日吹偏北风,且强度最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日期变化,气温降低,所以出现了冷锋过境天气。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5~9 日,天气线变阴后变晴,随气温日较差先减小后增大;6、7日为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8、9 日为晴朗天气。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地中如果只考虑纬度及海陆分布因素,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②③两地同时迎日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B.巴西高原上动物数量减少
C.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播种期
D.驯鹿正忙着向南迁徙
【小题3】④地被称为沙漠带上的唯一绿洲,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临近海洋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距离海洋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①地纬度最高,距离海洋最远,所以气温年较差最大,A符合题意。
【小题2】若②③两地同时迎日出,则说明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为夏季,故A错误;巴西高原上此时为雨季,动物数量增多,故B错误;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此时为夏季,正值小麦收割期,故C错误;驯鹿生活在北半球苔原气候区,此时靠近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所以正忙着向南迁徙,故D正确,符合题意。
【小题3】 ④地为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形成原因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导致形成的季风环流造成的,故C正确,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气候的特点及原因;地球的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