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12-27 01:28: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25日22时42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10月26日晚8时左右,位于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开始喷发并且天空下起了“石头雨”,据此回答5-6题。
小题1:关于此次地震和火山喷发成因的叙述及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生长边界
?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小题2:海啸的形成原理可概括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海啸形成顺序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发生里氏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正确答案选A。
小题2:根据材料中信息,“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符合的是D。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当地时间2012年12月2日11时54分,岛国瓦努阿图发生6.4级地震;当地时间2012年12月3日凌晨1点45分,台湾花莲发生5.1级地震;当地时间2012年12月3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飘向天空。图2中 表示上述现象的发生地。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三地都位于?
A.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重叠处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板块的张裂地带
小题2:上述现象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
A.区域链发性
B.群发性和群聚性
C.渐发性
D.不可预测性
小题3: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的是
A.火山灰的扩散
B.地震的震级
C.震源的深度
D.灾害的损失程度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世界两大灾害带为:①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 ②北纬环球自然灾害带 (20°N—50°N) 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 热带、副热带海洋→台风→风暴潮;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该区域不是两大灾害带重叠处,A错;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板块的挤压消亡边界,BD错;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C对。
小题2:几个地方在同时出现该种灾害,具有群发性和群聚性。
小题3:遥感技术监测通过摄像调查的方式,地震是地球内部地应力释放过程,从空中是无法监测的。无法确定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测定地震震级和烈度是地震监测专门机构利用地震台站监测、地震地质调查研究、地球物理测量、地形变测量、地震史料分析等完成,BC错;灾害的损失通过遥感技术比较可以大致确定,最能确定的是火山灰的扩散,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6分)
(2)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请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4分)


参考答案:(1)乙地。位于山谷处,暴雨时地表水易在此汇聚(2分);地形坡度较大(2分);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分)。
(2)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任答2点,4分)。


本题解析:
第(1)题,造成泥石流多发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坡度、降水,植被覆盖情况等。该地区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泥石流的发生主要由夏季暴雨引起;比较甲乙两地可以看出:乙地较甲地等高线密,地势起伏较大,坡度陡;甲地处于山地的背风侧,降水少,而乙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易形成暴雨,诱发泥石流。
第(2)题,图中居民点位于“口袋型的洼地”,不易排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多暴雨,易遭洪灾。应对洪灾措施要紧扣原因,具体措施有: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等。
点评:该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台湾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读右图回答问题。

(1)说出对台湾危害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类型,并分析其自然原因。(9分)
(2)当①处发生地震时,比较②、③两地的烈度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地震和台风(3分)?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剧烈多大地震发生(3分);?
位于低纬度大陆东岸,为台风的频繁登陆区或台风主要运动路径经过区(3分)
(2)②较大(2分)。原因是②地距震中较近,且地质构造不稳定(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地理位置可知,台湾是介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位于西北太平洋,多台风的形成。
(2)本题考查地震发生中的烈度的影响因素。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形、地面建筑物的质量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
2011年1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试运用有关知识,解释2011年1月澳大利亚北涝南旱的原因。


参考答案:
北涝:1月,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带来降水,地处西北季风的迎风一侧,降水较多。(5分)
南旱:1月,副热带高气压南移,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5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征。北涝:1月,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带来降水,地处西北季风的迎风一侧,降水较多。南旱:1月,副热带高气压南移,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北部受季风环流影响,南部受全球气压带风带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