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1:28:08
1、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b.全球变暖c.酸雨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党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为某年度四个城市人均二氧化硫量和总悬浮颗粒物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城市的名称与城市人均二氧化硫量所居位次用直线连接。(4分)
开罗?第1位
墨西哥城?第2位
洛杉矶?第3位
里约热内卢?第4位
(2)指出四城市中总悬浮颗粒物量最大的城市,并简要说明该城市总悬浮颗粒物量大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开罗对应第2位;墨西哥城对应第3位;洛杉矾对应第4位;里约热内卢对应第1位(每个1分,共4分)
(2)开罗(2分) 一是附近地区为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的干燥多沙环境(热带沙漠气候区)(2分),二是城市规模大,人流物流频繁拥挤且绿地面积小。(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高低”模式
B.“三低”模式
C.高增长模式
D.增长下降模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山区不同年代植被状况图,20世纪50年代一支考察队从S点出发考察该山区的自然资源,最终到达最高峰,考察日志中记录道:“河谷地带都发育有河流,山区植被茂密”.回答问题.
小题1:20世纪70年代,来自M取水口的供水总量减少且供水不稳定,分析正确的有
A.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B.当地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C.过度开垦导致农业用水量大大增加
D.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该区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有
A.修筑梯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B.扩大水域面积,发展水产养殖
C.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
D.在山区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参考答案:
小题1:AC
小题2:CD
本题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知,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景观图的变化是天然林减少,农作物增加,所以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过度开垦导致农业用水量大大增加。使供水总量减少且供水不稳定。
小题2:针对上题出现的问题可知,一方面要增加植被的覆盖率;一方面是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要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B、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导致的
C、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原因不可能引发环境问题
D、是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与资源的再生能力引起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