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1:24:17
1、单选题 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2.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
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E.太湖石→昆石
F.砾岩→昆石
G.雨花石→昆石
H.雨花石→砾岩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砾岩、页岩,是地球外力作用的结果,因此雨花石、太湖石,属于外力作用的结果;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喷出岩,昆石为侵入岩,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2.岩浆岩可以转化为其它类岩石,而其它类岩石可以重熔为岩浆,却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昆石属于岩浆岩,排除ABC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三大类岩石及其转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长江干流荆江部分河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图中“九曲回肠”景象的地质作用主要是2.下列组合表述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a处有聚落分布的原因之一是因为a处处于泥沙淤积岸;
②若流向朝东南方向,则航运主航道都应靠近b、c岸;
③如果d村落的地势已低于河流水位,则最应该加固的河岸是c处;
④若干年以后a、b间的河道可能会因为河流改道而形成牛轭湖。3.如果在b处底层中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那么这些化石是在下图所示的哪个环节作用下形成
A.流水侵蚀、堆积
B.地壳的水平挤压
C.地表断裂凹陷
D.冰川搬运、侵蚀
E.①②
F.①③
G.②③
H.①④
I.①
G.②
③
④
参考答案:1. A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有主次之分。河谷的形成主要的地质作用是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
2.a处位于曲流的凹岸,为堆积岸。b位于曲流的凸岸,为侵蚀岸,水较深,利于航运,c位于此平直河段的左岸,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为堆积岸,水较浅,不适合航运。因曲流凸岸侵蚀,凹岸堆积,若干年后,河流会自然地“裁弯取直”,河流改道,会导致a 、b间的河道废弃而成为牛轭湖。
3.化石出现在沉积岩中。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对应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而1、2、3、4分别对应的地质作用为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高温重熔,沉积岩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考点:该题考查 河流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是向斜,②处是背斜
B.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
C.①②处是火山活动造成的地形
D.③④处是稳定岩层构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岩层向上弯曲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选择A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山山麓冲积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可能位于我国的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
B.华北
C.东北
D.西南
E.河流流量A区域比B区域大
F.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大
G.该区域河流有两个汛期
H.该区域土壤有盐渍化现象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根据该山周围的地理事物:有沙漠,有季节性的时令河,所以该山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西北干旱地区的河流上游流量大;河流补给主要靠冰川融水,受气温影响大,夏季气温高,河流进入汛期,该地区的土壤引水灌溉,容易出现盐渍化现象。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题。
1..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中,其中最合理的是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沉积一褶皱一断裂一抬升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B.沉积一断裂一褶皱一沉积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C.褶皱一断裂一抬升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D.褶皱一断裂一侵蚀一沉积
E.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F.②处构造是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
G.④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H.如果要修建隧道①处最为理想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据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可知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如下,先沉积形成沉积岩层,然后受挤压形成褶皱,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岩层断裂,在内力作用下抬升,受外力作用顶部岩层遭到侵蚀,接着地壳下沉继续接受沉积。第1题选A。
2.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也是修建隧道的最为理想的场所;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褶皱、断层多是能力作用的产物。第2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