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1:24:17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一区域岩层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在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很少形成的地貌有2.在图②中,地表岩层受到外力侵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裂谷
B.河口三角洲
C.块状山地
D.陡崖
E.相对下沉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F.相对上升岩层受到侵蚀最严重,受到的外力主要是风力作用
G.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地形常崎岖不平
H.相对下沉且远离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山地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图①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形成断层,不可能形成河口三角洲。
2.图②中,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一端,受流水侵蚀作用常形成崎岖山地。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河流或湖泊上游地区修建水库,对湖泊的水位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①、②分别为水库修建前后湖泊的横截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库修建后库区以下河段的外力作用变化特点是2.水库修建后,湖泊水位下降,特别是枯水期更为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
①水库蓄水,使湖泊得到江水补给减少
②水库蓄水,使库区降水增多,湖区降水减少
③干流水库建成后,河流下切加剧,江湖水位差加大,湖水外泄
④湖泊上游水库修建,汛期蓄水、枯水期放水
A.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
B.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
C.侵蚀作用增强,搬运作用增强
D.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水库修建后增加了库区以下河段落差,水流速度加快,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选B。河流搬运能力不仅与流速有关,还与流量等有关,水库修建后下游河段流速增加但流量减少。
2.水库修建后,湖泊水位下降主要是水库蓄水使湖泊得到江水补给减少和河流下切加剧使江湖水位差加大导致湖水外泄,①、③正确,选C。水库蓄水,库区降水可能增多,但对湖区降水没有直接影响,降水不是题中湖泊水位下降的原因,②错误;湖泊上游水库修建,枯水期放水有利于遏制湖泊水位下降,与题意不符,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和陆地水体间的补给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2.上图中甲、乙、丙、丁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A.③处为向斜成岭
B.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C.②处有可能找到石油
D.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
E.甲—Ⅲ
F.乙—Ⅳ
G.丙—Ⅰ
H.丁—Ⅱ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地质构造可知①③为向斜(岩层向下弯曲),②是背斜(岩层向上拱起)。③处有一湖泊,地势较低,A错;图中没有断层,没有有单斜山等地质基础很稳定,B错;②处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有可能找到石油,C对;②处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力破碎,岩石比③处岩石疏松,D错。
2.从国中可见甲为山顶,乙位于河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丙处为河流冲积平原,丁处为河流入海口形成三角洲。Ⅰ为冲积扇,Ⅱ为风蚀蘑菇,Ⅲ为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冰斗、U型谷,Ⅳ为三角洲,A对。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内外力作用与地貌。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2.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3.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是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E.向斜
F.背斜
G.谷地
H.山岭
I.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G.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参考答案:1. B
2. B
3. C
本题解析:根据甲图等高线形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判定河流由南向北流。根据乙图中岩层的弯曲状况,可判断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根据P地河谷剖面,沉积物位于河谷西侧,东侧受侵蚀,可判断此地位于北半球。结合甲图P地位于大陆西岸,纬度大为38°(据比例尺推算),可判断P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使泉水涌水量大。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中所示不同的是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第6题,图中为地垒形成的块状山,形成的典型地貌有庐山、华山、泰山。而喜马拉雅山为板块挤压而形成的褶皱山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