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1:24:17
1、单选题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3.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E.流向
F.含沙量
G.汛期
H.流量
I.地下水位下降
G.河水流速减慢
淤积速度加快
出现侵蚀后退
参考答案:1. B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据图示等高线在甲乙直接向北弯曲信息可知当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河流总体向南流,故D错。河流一般在中下游进入形成的中期或后期成熟阶段,会出现河湾,并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由此可知乙地泥沙堆积,为“数家新住处”的形成提供条件,故B对。乙地泥沙堆积,甲地侵蚀,即曲流的西岸是侵蚀岸,故A错。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中下游,故C错。
2.内力作用对河流的影响往往表现为先影响某地地形,并由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河流流向,故选A。
3.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使泥沙沉积量减少,在海水侵蚀作用下,三角洲可能后退,故选择D。
考点:本组题重点考查学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理解。
点评:本题组为2009年广东地理高考试题,难度居中,思维量较大,考查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对地理图像的理解,河湾出现在河流中下游,在河流形成的中期或后期成熟阶段,出现并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的判断至关重要。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浙江省普陀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是我国5A级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驰誉中外。“金刚宝石”(如图)就是其中之一,这里“飞来石”如天外来客。据此回答问题。
1.“金刚宝石”来自于2.普陀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川漂砾
B.花岗岩风化
C.天外来客(陨石)
D.火山喷发
E.板块碰撞一火山喷发
F.多雨多雾一气候温凉
G.海上仙山一地广人稀
H.山青水秀一常绿林广布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中了解到普陀山的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图中“金刚宝石”也主要是因为花岗岩受外风的风化侵蚀而成。
2.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其形成过程必然先有沉积岩,然后岩浆侵入,后受内力作用,隆起抬升,再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而非火山喷发;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地处东南沿海,人口稠密;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我国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1.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多采用梯田的耕作形式,其目的是为了3.黄土高原基本上属于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E.减轻流水侵蚀作用
F.增加地表径流量
G.减轻风力侵蚀作用
H.便于机械化生产
I.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
G.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
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
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区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黄土高原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黄土,被称为风吹来的高原,所以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流水侵蚀作用强。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多采用梯田的耕作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减轻水土流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黄土高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暖温带,为北方地区,主要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沧海桑田”之说是指
A.地质作用
B.内力作用
C.地壳运动
D.地质构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重力能等,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它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沧海桑田”之说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海陆变迁。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
1.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2.a图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E.河流沉积作用
F.湖泊沉积作用
G.冰川侵蚀作用
H.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石灰岩受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b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貌;C是花岗岩基底,出露地表的岩石球状风化明显;d为砂岩,在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丹霞地貌。
2.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