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1:23:12
1、单选题 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MN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读图完成题。?
小题1: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 )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小题2: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
A.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
小题3: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N点为北极点,表明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若AM为昏线,说明北极附近为极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根据当地的物候现象容易判断正确答案为D。
小题2:?日影最短的时刻为当地12时,结合北京时间是12时40分,可计算出当地经度为110?E。MN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球面最短距离111千米对应的弧度为10,可计算出MN的纬度差为23°,N为北极点,M的纬度为67?N。
小题3:图示MN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所以MN为12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朝向正北方向。
点评:本题为2012年福建高考真题,有一定难度,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能根据昼夜分布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南北半球的季节;②能根据日影长短变化判断当地的正午时间,进而根据当地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异,计算当地的经度;③结合球面最短距离计算当地的纬度;④掌握正午时刻当地的太阳方位,进而判断日影朝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中有世界最宽的海峡,bac为晨昏线。回答题。
1.如果图中ab为晨线,则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围是(?)
A.110°E向西至180°? B.90°W向东至180°
C.35°E向西至180°? D.70°W向东至180°
2.如果图中ac为晨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收割季节?B.我国华北平原土壤表层盐份含量最低
C.地球正处于近日点附近?D.由科伦坡驶向马六甲海峡的轮船逆风逆水
参考答案:
1.D
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图中a表示纬线,E.F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O为EF的中点,回答1~3题。
小题1:若E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纬线a所处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
B.北半球.2月
C.南半球.10月
D.南半球.6月
小题2:若O点正南555千米处此时正好观测到北极星的高度为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点必然位于E点的正西方向
B.纬线a位于70°N
C.整个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D.此日该纬线圈的白昼达一年中最短
小题3:当图中E.O.F三点重合时,则该点一年内移动的范围是下图中的
A.A线
B.B线或D线
C.C线
D.B线或C线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晨昏线以及太阳直射点的运动。看到此题时应首先考虑晨昏线的时间,再由此判断太阳直射点直射在哪个半球。本题中给出E、F为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由此可知E、F为该纬线上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所在的两个点,小题1中给出若E的地方时为5时30分,由此可判断E点为日出时刻的点,(日出时间不能在12点之后,日落时刻也不能在12点之前)。该纬线日出时刻早于早6时,说明太阳直射点与该图现所在半球为同一半球。假设该纬线在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就应该在北半球,而每年从秋分9月23日到次年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选项A、B错误。假设该纬线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就应该在南半球,而每年从春分3月21日到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选项D错误,选项C正确。
小题2:本题考查的是北极星仰角以及地球便面距离的知识点,只有北半球能看见北极星,并且一个地方北极星的仰角即为该地的纬度。若O点正南555千米处此时正好观测到北极星的高度为65°,则说明O正南555千米为65°N。而在经线上每两度之间相差111千米,则O点则为70°N。故B选项正确。A选项F点也可能位于E点的正东方向,故A错误。C选项只有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才出现极昼现象,而此时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点应为66°34′,即O点应为66°34′而由题干得出O点为70°N,故C错误。D选项北半球纬线圈的白昼达一年中最短时也为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故D选项也错误。
小题3:本题考查的是晨昏线的变化规律。当图中E.O.F三点重合时,该点则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在66°34′与90°之间移动,从图可知B线与D线在此范围,故此题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的海南航天发射场预计将于2013年完工并投入使用。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最明显优势是( )
A.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
C.温度较高,发射时期长
D.濒临海洋,有利于卫星的回收
小题2:10月1日北京时间12点时,文昌的太阳位于( )
A.南偏东
B.南偏西
C.北偏东
D.北偏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文昌与其他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较,文昌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卫星所具备的发射初速度大,利于航天发射;同时由于位于沿海有利于航天发射器材的海洋运输;海面平坦开阔,有利于航天安全发射。选项B正确。
小题2:由图中经纬度可知,文昌经纬度大致是(20°N;110°E),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文昌的南方;北京时间是12点时,文昌还没到12点,太阳位于文昌偏东位置;综合以上两点,太阳应在文昌的东南位置,选项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自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A)正式出发,11月29日抵达中山站,并于2012年4月8日完成考察任务返回上海港,历时164天,航程3万余海里。图是航行路线,图是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码头(B)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

(1)考察队出发时,A此时的气候特点是?。B处的气侯类型是?,此时的气候特点是?,原因是?。(4分)
(2)考察船出发途经②附近时,航行速度变?,原因是?;经过③时很艰难,原因是?。(3分)
(3)从①→②→③体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形成的基础是?。(2分)
(4)从出发到抵达中山站期间,地球运行在图^91考试网转轨道A、B、C、D四段中的?(填字母),此期间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2分)
(5)图中甲处的节气是_______。当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此时威海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4分)
(6)①自然带近年来遭受人类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这对全球气候产生的重要影响是?。(1分)
参考答案:
(1)寒冷干燥?地中海气候?炎热干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4分)
(2)慢?逆流航行?地处西风带,风大浪急(3分)
(3)从赤道向两极分异?热量(2分)
(4)D?逐渐变快(2分)
(5)冬至(1分)?北回归线及其以北(1分)?昼最长、夜最短;昼长于夜(2分)
(6)全球气候变暖(1分)
本题解析:第(1)题考察队出发时是11月,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而A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此季节的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B地最冷月的气温在00C以上,且雨热不同期,所以属于地中海气候,而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是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第(2)题②附近有西澳大利亚寒流,船经过时,因逆流航行,所以船速减慢;经过③时,受西风带影响,风大浪急,航行困难。第(3)题从①→②→③是沿不同纬度而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是因热量的不同引起的。第(4)题从出发到抵达中山站是从11月3日从到11月29日,此时地球运行到地球公转轨道的D位置,向近日点移动,所以速度是变快。第(5)题图中甲处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是冬至。当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此时北半球都昼长夜短。第(6)题①自然带属于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的破坏,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会全球气候变暖。
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气候特点的描述,洋流的影响,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昼夜长短。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根据地球公转图判断季节及太阳的直射位置,识记气候特点及洋流的分布,理解自然带分布规律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