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图》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7 01:21: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山峰右侧等高线稀疏,为开阔地,后等高线密集,地形陡峻,平坦地形阻挡了观察视线,故A不能看到。
考点:等值线判读。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规划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路的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
B.公路的走向为东北—西南
C.公路的长度约为6千米
D.公路穿越山脊地区
【小题2】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面的(     )

【小题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a、b、c为等值线,若数值a>b>c,回答下列问题。

(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
①该地位于      半球,若该处是陆地,此图反映的时间为   月(填一月或七月),此时太平洋上形成        气压。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      
③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处地形是       (填山谷或山脊)。
(2)设该图示为等压线图,则:
①B处是              
②若该处在北半球,则A点吹        风。
③该地天气状况             
(3)设该图示为等压面图,且该处在低空,则B处地面温度比周边温度  ,垂直气流流向为       


参考答案:.
(1)北  七   高(或副热带高)  暖流   山谷
(2)高压    西南(或偏南)   晴朗
(3)低    向下


本题解析:
第(1)题若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气温是越往北越低,一定是北半球,根据所学的海陆热力性质对海陆等温的影响“一月南北半球的陆地等温线均突向南,海洋突向南,七月相反”这一原理可以判定:若该处是陆地,时间一定是七月,七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副热带高压被亚洲低压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的是夏威夷高压。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则洋流的流向应试是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是一致的,等温线突向低值就高,应该是暖流;若该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地为山谷
第(2)题若该图示为等压线图,则B处是突向低值的高压区所在地。若该处在北半球,则A点吹西南(或偏南)风,在高压或高压脊的控制下的天气是盛行下沉气流
第(3)题若该图示为等压面图,且在低空,高压的形成应该是因为大气遇冷而成的冷高压,故则B处地面温度比周边温度低,垂直气流流向为下沉气流
考点:等值线的判读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各等值线的判读能力,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如图为某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若该图为海平面等压线图,虚线为一锋面,且①地在未来72小时内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则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2.若该图为我国东南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虚线附近夏季泥石流多发,则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E.①处坡度小于②处
F.①处山坡的坡面朝向东北
G.①处山坡降水比②处山坡小
H.①处山坡上的马尾松(喜光)比②处山坡上的长得好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1.图示等压线的虚线部分形成锋面,故判断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且未来72小时内①地将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判断该锋面将向北移动,即该气旋周围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的辐合,故判断为南半球的气旋。
2.若为等高线分布,且虚线附近泥石流多发,则判断该地区为山谷,即等高线“凸高为低”,故图示①山坡朝向东南,为向阳坡,迎风坡;而②山坡朝向东北,为背阳坡,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的海拔可能为500米或400米
B.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C.丙处设火情瞭望台可通视全区域
D.丁处宜建居民区
小题2:图中①②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400 米
B.500 米
C.600 米
D.700 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在等值线图上,数值变化总是符合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根据左侧或右侧递变顺序,甲处可能是400米,也可能县局相邻等值线数值相同,为500米,A对。根据等值线凸出情况,乙处是山脊,不可能有河流,B错。丙处是山谷;西面或东南面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通视全区,C错。丁处是山脊,等高线密集,面积狭小,不适宜建民居,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①处高度取值范围是800-900米之间,②处高度范围是200-300米之间,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取值范围是500-700米之间,C对。也可以根据公式,(n-1)·d<H<(n+1)·d计算,计算结果相同。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