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旅游地理》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12-27 01:11: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景观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A.长江三峡
B.北京故宫
C.哈尔滨冰雕
D.深圳的“锦绣中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分类。故宫、冰雕、“锦绣中华”都是人类创造的,属于人文景观。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桂林山水驰名中外,其风景特点是(?)
A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B 园林美
C 多名胜古迹? D 山奇、水秀、石美、洞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桂林山水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风景特点为山奇、水秀、石美、洞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A题:(10分)【旅游地理】
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描写的是中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观赏这一天下奇观?(2分)
(2)分析其形成主要原因。(8分)
B题:(10分)【自然灾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当地时间2010年9月4日凌晨,新西兰南岛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据悉,地震造成多人受伤,其中只有2人伤势较重,但没有造成人员死亡。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将此次“零死亡”大地震称为“奇迹”。
材料二: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海地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1)新西兰每年发生万余次地震,说明新西兰地震多发的原因。(2分)
(2)对比分析新西兰南岛此次“零死亡”而海地地震造成如此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8分)
C题:【环境保护】
材料一:从2010年2月开始,中国将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根据“15号令”,凡是地方违法违规土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以上者,将被追究责任,包括主要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或撤职。
材料二: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
(1) 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4分)
(2) 简要分析我国应该如何保护耕地资源?(6分)


参考答案:A【旅游地理】答案:(1)属于在特定时间出现的自然景观,一定要把握观赏时机。(2分)(2)成因:天文因素:每逢朔望,日地月在同一条直线上天体引潮力最大,出现大潮。(因受摩擦力作用而滞后二至三天。)(2分)地形因素:河口外大内小,形如喇叭;(2分)又受河水的顶托,潮水位被抬高。(2分)气候因素:适逢夏季,东南季风推波助澜。(2分)
B【自然灾害】(1)新西兰地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2分)(2)新西兰震中距市区较远;地震持续的时间较短;震区人口密度低,地震发生在凌晨,受灾严重的市中心商业区无多少人活动,客观上减少了人员伤亡的几率等;建筑物质量高,新西兰民众长期接受灾害知识教育,国家设立应急体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灾害防御体系,抗震能力强。 海地震区人口分布集中;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和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差;海地经济落后,建筑物抗灾能力差。(答出4点,言之有理即可8分)
C【环境保护】(1)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耕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土地退化;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造成耕地减少等。(答出两点合理,即可4分)
(2)数量保护: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问责制等
质量保护 :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 实现耕地环境保护。(答出三点合理,即可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 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两省的结合处,是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浙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人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畲族的传统文化和多彩的服饰、饮食、婚嫁、宗教等习俗风情。清纯山水、风雅古朴的丽水,集“奇、峻、清、幽”于一地,汇“峰、林、洞、瀑”于一域。丽水森林覆盖率79.1%,被誉为“浙南林海”。丽水市山清水秀、古迹众多,拥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区多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人文景观如群星璀璨,交相辉映,是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分析丽水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参考答案:丽水旅游资源地域组合及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距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近,国内和国际市场广阔;交通位置和通达度好;经济发达,地区接待能力较好。 (10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游的规模与组合状况
类型丰富、密度较大、搭配协调、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一个孤立的景点,而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不大;旅游资源在景观特征上雷同于邻近景点,其游览价值会大大降低。
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
旅游资源品位和等级越高,特色越明显,其旅游吸引力也就越大,旅游价值也就越高
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旅游资源的价值包括美学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价值、经济价值和康体娱乐价值等,它直接决定旅游开发的功能。美学欣赏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具有观光旅游功能,文化和科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具有文化旅游、修学旅游或科学考察旅游功能等










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
包括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其与周边区域旅游资源的关系等。优越的地理位置可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旅游交通条件决定了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与周边区域旅游资源的关系决定了旅游区之间是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还是互为替代、竞争发展。
客源市场条件
客源市场状况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在时间方面,分析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变化及可能形成的旅游淡旺季;在空间方面,分析旅游资源所能吸引的客源范围、客源层次和最大辐射半径,以及旅游者的消费能力与特点等。
区域环境背景
旅游地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背景,直接决定了旅游资源的质量,并对旅游资源开发有重要的影响
经济背景
指旅游资源所在区域的经济状况。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越发达、开发能力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
旅游容量
指在保证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质量的前提下,旅游区(点)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所能容纳的旅游者的最大数量。它包括生态环境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经济容量、旅游心理容量、旅游社会容量等内容。若旅游容量较小,游人过度密集,就会引发许多环境、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影响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丽水旅游资源地域组合及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距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近,国内和国际市场广阔;交通位置和通达度好;经济发达,地区接待能力较好。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图是上海世博会日客流量柱状变化和客流量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图中客流数量变化的特点。(4分)
(2)由图可知,九月上旬客流量与七、八月份相比出现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上海世博会游园人数超过7300万,创历届世博会之最。据统计国内游客中江苏占了20.1﹪,试分析来游园人数多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客流人数总量不断增长;日客流量波动变化明显(节假日客流量增多)(共4分)
(2)暑期结束,学生客流量大幅下降(2分)
(3)距上海近,市场距离短;交通便捷,运输方式多样;江苏经济发达,客源市场丰富。(任答两点计4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获取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示:图中客流人数总量不断增长;日客流量波动变化明显。
(2)暑期结束,学生客流量大幅下降,所以九月上旬客流量与七、八月份相比出现明显降低。
(3)本题考查旅游的距离。江苏距上海近,市场距离短;交通便捷,运输方式多样;江苏经济发达,客源市场丰富。所以江苏参观世博园的人数多。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