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1:08:21
1、单选题 如图是在P地上空的俯视半球投影图,该地此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该地此日看到太阳作顺时针运动,且发现太阳高度范围是10°~30°之间, E、F是等0°太阳高度线与外圆的交点,弧线MPN与纬线垂直,据此回答1~2题。
小题1: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地此时看到太阳位于正南方的天空上,纬度是75°N
B.K地此时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的天空上,纬度是70°S
C.E、F两地此时位于赤道上,E地地方时是6:00
D.E、F两地不一定位于赤道上,此时地方时不能确定
小题2:据题判断( )
A.北极点位于KP之间
B.南极点位于PN之间
C.KP所对的球心角为20°
D.KN所对的球心角为KM所对的球心角的两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根据此日看到太阳作顺时针运动,且发现太阳高度范围是10°~30°之间,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该地的地理纬度为80°S,L地纬度为70°S,此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图示KP之间的极点为南极点,E、F两地此时位于赤道上,E地位于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6:00。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南极点位于PK之间,KP所对的球心角为30°;KN所对的球心角为120°,KM所对的球心角60°,所以KN所对的球心角为KM所对的球心角的两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肯尼迪航天中心2012年8月6日,美国航天局发射的“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面。据此判断下列问题。1.下图是“好奇号”登陆火星时地球表面的昼半球侧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好奇”号探测车用于探索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环境,主要目标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
A.a是北极
B.b在赤道上
C.c是太阳直射点
D.d在南回归线上
E.大气和云雾
F.山脉和平原
G.太阳辐射和火星引力
H.液态水和有机物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于8月6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a、e不是南北两个极点,abc位于北半球,d不在南回归线上,c位于ae的中点位置,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昼半球侧视图判读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明白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2.有液态水的地区是生物最早出现的地方,所以,“好奇”号探测车用于探索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环境,主要目标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态水和有机物。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关照图的判读和存在生命的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具体规律是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赤道不偏转。由此可知自西向东流的北半球平直河道的南岸受到侵蚀,北岸发生堆积,南半球刚好相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球的自转运动造成不同区域河流两岸的侵蚀与堆积的差异性的理解,试题本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但考生最容易分不清楚河流的左右两岸,导致答案的错误,本题容易出现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地球某一时刻太阳光照及北极星光线图”,完成问题。
1.此刻在某地测得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3°,那么该地纬度应为2.若此刻为某年某月某日北京时间8时,甲地的时间为3.此日北京日出时太阳方位是
A.47°N
B.43°N
C.47°S
D.43°S
E.3月21日6时
F.6月22日14时
G.9月23日18时
H.12月21日18时
I.正东方
G.东南方
东北方
正西方
参考答案:1. B
2. D
3. B
本题解析:1.由于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因此在某地北极星的高度是多少度,当地纬度就是多少度。如北极点(90°N)北极星高度是90°,赤道(纬度0°)处北极星高度是0°。
2.此刻北京时间是某年某月某日8时,从图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是极夜,时间是12月22日,图中最左侧经线时间是12时,经度是180°,甲点所在的经线是90°W,时间是12月21日18时。
3.12月22日北京昼短夜长,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该图中L1、L2为晨昏线,α、β为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⑴若甲图中L1为晨线,则A点地方时为?。若甲图中L1为晨线,α≠0,则阳光直射?(南半球或北半球)。?若甲图中L1为晨线,α=20°,A点位于东八区中央经线上,则太阳直射点位置是?、
?。(2分)
⑵若乙图中β=0°,则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⑶若甲、乙两图均位于北半球夏至日,则α=?,L1是?线。(2分)
⑷若乙图中L2为昏线,β=22°,则下列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是?。(3分)
(多项选择,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可得分)
A.地中海地区盛行西风,温和多雨
B.我国三江平原进入休耕期
C.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进入收获期
D.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期
E.亚欧大陆受低压控制
F.我国东北的河流进入第一次汛期
参考答案:(1)6时。南半球。20°S,150°W。(2)66°34′。(3)23°26′,昏线。(4)ABC(全对得3分,答对其中1个得1分,凡有错选均不得分)
本题解析:(1)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图示晨线的分布越往北昼越短,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若L1为晨线,则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度数相同,故判断直射的纬度为20°S,A点为东八区的中央经线,即120°E,时间为6点,则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经线为12时的经线为150°W。(2)若乙图中β=0°,则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秋分日,故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3)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3.5°,故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为23.5°。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越往北昼越长,故判断L1为昏线。(4)L2为昏线,则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β=22°,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22°S,即为北半球冬季,据此方向,故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时间为6—7月,故D错误;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E错误;我国东北地区的第一次汛期因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故应在春季,而不是冬季,F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分布的关系,注意及时总结晨昏线图判读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形成解题技巧。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