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1:05:51
1、综合题 读图文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一 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索契冬季奥运会于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在俄罗斯索契市举行。
材料二 俄罗斯图及索契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图
(1)据图中地形和纬度位置分析鄂毕河冬春季节经常发生洪水泛滥的原因。(6分)
(2)简述冬奥会期间索契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从自然地理条件分析索契举办冬奥会的优势条件。(8分)
(3)索契是俄罗斯著名的疗养胜地,试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8分)
(4)根据材料判断索契的气候类型,据图分析该气候类型在本地区分布纬度位置高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①纬度高,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2分)②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下游先结冰或后融冰,形成冰坝,阻塞河道,易造成河水泛滥;(2分)③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
(2)昼变长夜变短。(2分)①冬季盛行西风、降水(雪)量大;(2分)②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山地积雪多;(2分)③山地地形,有利于滑雪场建设。(2分)
(3)①纬度较低,气候温暖(2分);②地中海气候,阳光充足(气候宜人)(2分);③背山面海,风景秀丽(海洋风光和雪山风光)(2分);④板块交界处,温泉众多(2分)
(4)地中海气候;(2分)原因:①濒临黑海,降温慢;(2分)②北部山地(大高加索山脉)(2分)阻挡冷空气南下,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高。(2分)
本题解析:
(1)鄂毕河位于亚欧大陆北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上,该河流冬春季节经常发生洪水泛滥的原因和凌汛及平坦的地形有关。
(2)索契冬季奥运会于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举行,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变长、夜长逐渐变短。索契举办冬奥会的优势条件可从该地的降雪量(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
(3)疗养地的形成和温度、光照、风景、温泉等有关,和结合该地地理环境特征,从上述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4)从索契的气候特征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该地濒临黑海,降温慢,北部大高加索山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使得该地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高。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气象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 日期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风力 | 气压 | 天气 |
| 2013.11.23 | 20℃ | 11℃ | 3~4级 | 1018hPa | ![]() |
| 2013.11.24 | 19℃ | 8℃ | 7~8级 | 1021hPa | ![]() |
| 2013.11.25 | 14℃ | 6℃ | 4~5级 | 1029hPa | ![]()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该地出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阴雨等天气变化,说明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冷锋。
【小题2】冷锋过境时出现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并伴随有大风、雨雪等天气变化。
考点: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同纬度海洋陆地之间大气运动环流图,由于大气运动在大陆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根据等压面的分布图,可以判断
A.陆地温度比海洋温度高
B.图示时期为该地的冬季
C.陆地近地面气压较海洋高
D.此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小题2】若图示为北半球,此时控制太平洋的大气活动(气压)中心是
A.亚速尔高压
B.夏威夷高压
C.阿留申低压
D.冰岛低压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此时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形成低压,说明海洋上气流下沉、陆地气流上升,海洋受热少、陆地受热多,同纬度陆地温度高于海洋,为该半球夏季,此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小题2】夏季,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中心。
考点:热力环流、冬夏季气压中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O℃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O℃的一条曲线。下图是2014年12月2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我国部分地区24小时降水量预报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该日雨区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小题2】图示季节,霜冻天气易出现在
A.阴雨绵绵的夜晚
B.晴朗无风的凌晨
C.乌云密布的山区
D.微风轻拂的江边
【小题3】图中四地农业生产区,受此次霜冻影响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此时霜冻线(0°等温线)大致位于长江流域,说明是冬季,不可能出现台风雨;图中雨区内气温较低,大气对流弱,不易形成对流雨;地形雨一般分布范围较小,图中我国南方大面积区域出现降雨,不可能是对流雨;此时,冷空气南下,和南方地区的暖气流相遇,易形成锋面雨。
【小题2】阴雨绵绵的夜晚和乌云密布的山区,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作用强,地面附近气温高,不易形成霜冻;晴朗无风的凌晨,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地面附近气温低,易形成霜冻。
【小题3】甲、乙两地位于霜冻线以南,气温较高,不易受到霜冻影响;丁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此时正值畜牧业的休养季节,加之该地霜冻频繁,抵御霜冻的能力较强,因此,受霜冻影响较小;丙地位于长江下游,纬度低,一般气温较高,但此日该地气温低于0°C,受霜冻影响大。
考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我国的气象灾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的气候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乙为地中海气候
B、甲为温带季风气候 乙为温带海洋气候
C、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乙为地中海气候
D、甲为热带季风气候 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关于大气环流对甲乙两地气候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终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B、乙地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
C、甲地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D、乙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