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1:05:10
1、单选题 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
A.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B.沿纬度方向的地域分异
C.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然带呈“自西向东”的“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故判断为以水分为基础的干湿度地带性,属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低,掌握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基本特征:以热量为基础、以水分为基础或以山地海拔高度的变化引起的水热状况的变化,进而判断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甲地区最可能的自然带是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流经山地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米
E.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F.亚寒带针叶林带
G.温带草原带
H.热带雨林带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不难,解题关键是充分利用图中三地气温、降水量资料,再结合不同气候类型对应气温、降水量的情况,来分析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丙地降水量大,位于山地的迎风坡,由1月和7月气温相差大,说明该山地不是位于赤道附近,流经山地西岸的洋流的性质不能确定,山地东坡出现永久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米。
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甲地区最低月均温低于零度,且降水量低于400mm,所以最可能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考点:该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四条山脉迎风坡的年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图中各山脉最大年降水量的高度不一定是山顶高度)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的四条线中,反映我国(东部)南北方地理分界线山脉降水状况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关于甲山脉所在省区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骆驼是主要交通工具
B.祖国的宝岛
C.无台风影响
D.三月积雪没膝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我国(东部)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秦岭,据所学知识,“秦岭是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水岭”,而A,B,C,D中,只有B最接近符合这一情况——降水量在800mm左右。
小题2:以秦岭为例,更多考虑山脉的海拔高度与降水量的关系。图中降水量和海波判断D应该是台湾山脉(玉山3952M),因为出现了超3000mm的年降水量,这在中国大陆地区是很罕见的。根据台湾人文和自然特征,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A.昆仑山
B.乞力马扎罗山
C.天山
D.富士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选项中乞力马扎罗山纬度位置最低,相对高度较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十月,正值金秋,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结合图回答问题。
小题1:此季节,以“碧云天,黄叶地”为主要景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能够观赏到下图中四类景观的寻秋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小题1:“碧云天,黄叶地”为温带落叶林带景观,所以选 D项。
小题2:图中的景观依次为亚寒带针叶林、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在③线路都可以看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