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1:04:29
1、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0点风向为 (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小题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小题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应考虑两种情况,近地面为⑥,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⑦。
【小题2】高空空气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所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③,在南半球高空应为⑦。
【小题3】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和风速。任两力的合力与第三力的方向成180°角。
考点:本题考查风向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风的成因,知道形成风的三种作用力。
图解风的形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下面两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4题。


[? ]
[? ]
[? ]

[? ]
参考答案:1、B
2、A
3、B
4、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13分)
(1)描述甲乙两地的气候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7分)
(2)甲丙两地1月风向相似,主要吹什么方向的风?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3分)
(3)甲丁两地地震活动都较频繁,试分析产生原因的异同。(3分)
参考答案:
(1)不同之处: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乙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原因:甲地背靠世界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巨大;乙地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再加上洋流的影响。
(2)西北风;甲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丙为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3)相同:都是板块的消亡边界; 不同:甲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处,丁为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边界处。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回归线及轮廓图可知,甲地位于台湾地区,其气候类型为季风气候,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乙地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再加上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使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
(2)1月份,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甲地盛行西北风;对于丙地而言,1月份,风带、气压带南移,使得从北印度洋吹得东北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偏而形成西北风。
(3)根据板块分布状况可知,甲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处,丁为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边界处,两地都是板块的消亡边界,所以地震活动都较频繁。
考点:气候分布及成因;板块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计9分)
(1)根据图中所示可知,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正位于________点附近,太阳的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2)据图可以判断F地此时盛行________风,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
(3)此时,AB之间的等温线向________方向弯曲,C地以西海上等温线向________方向弯曲,
(4)非洲大陆南端因受________带控制,气候具有________的特征。
参考答案:(1)?近日?南?昼短夜长?(2)偏北风?温暖降水少
(3)低纬?高纬?(4)副热带高压?炎热干燥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A区域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故判断为北半球冬季,则地球公转接近于远日点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北京昼短夜长。(2)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故F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冬季温暖少雨。(3)北半球冬季,陆地气温较同纬度的海洋低,故等温线“凸高为低”,即向温度高的低纬地区凸出。(4)非洲南端好望角受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影响,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则高温少雨。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A区域的风带影响判断南北半球的季节,并结合全球主要气候类型 的分布和气候特征等内容分析,对于此类关于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的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知识的整理和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小题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暖高压切断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西北方向是一个低压中心,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图示位置位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属于北半球,北半球气旋气流呈逆时针辐合,可以得出甲处风向为东南风,故答案选A。
小题2: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而M处是低压,故答案A错误,空气受热上升形成低压,B项叙述错误,图中副热带地区海洋上气压高,陆地上为低压,应该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而出现的现象,故答案选C,当陆地气温高时,形成热低压,而不是高压,故答案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