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55:07
1、单选题 造成东北地区冬季漫长严寒的主要原因是
①邻近冬季风源地
②海拔高
③纬度较高
④千岛寒流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东北地区平均海拔较低,千岛寒流对冬季漫长严寒影响甚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3.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E.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F.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G.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H.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I.GIS技术
G.RS技术
GPS技术
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1. D
2. D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特征及地理信息技术。
1.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非洲部分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图中四区域是以单一要素植被来划分的,属于均质区。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间差异较大。
2.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条件都非常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丙区域有著名的尼日尔河,因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故河流的流量变化明显。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土层发育深厚,但因流水的冲刷和淋失以及植物的吸收,土壤中养分含量较少肥力较低。
3.利用RS技术可迅速有效地获取地表植被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至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国长江沿岸形成了六大经济开发区。读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甲所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简要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5分)
(2)乙所在省区_______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里交通条件优越,其矿产加工成初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________线、________线运往上海。(3分)
(3)丙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不可能是? ( )?(1分)
A.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B.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C.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
D.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
E、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4)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________工业基地(名称),该工业基地发展
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缺乏。(2分)
参考答案:
(1)水稻种植业(1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土壤(或紫色土)比较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国家政策支持。(4分,答对4点即计全分)
(2)有色金属 浙赣 沪杭(3分)?
(3)D
(4)沪宁杭 ?能源和矿产资源(2分)
本题解析:
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如下:
(1)根据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甲处位于四川盆地附近,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土壤(或紫色土)比较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国家政策支持。
(2)根据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判读乙位于湖南省,有色金属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其矿产加工成初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浙赣线、沪杭线运往上海。
(3)根据图分析,丙区域位于鄱阳湖流域,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可以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等,但不可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因为该地区技术力量不雄厚。所以选D选项。
(4)丁地位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的制约因素是能源和矿产资源不足。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多受就业机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图是针对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及工作地选择情况,抽样调查所绘制的“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区成为“偏好指数”偏低的区域,主要是因为2.东北部地区成为“偏好指数”较高的区域,与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人口回流有关。该地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是
A.河湖密布,地形起伏大
B.平原地形,人口密度高
C.大陆性气候,以农牧业为主
D.以矿产资源开采为主,经济落后
E.工业区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
F.城市环境改善和工业区经济的重建
G.城市数量增多,城市化速度加快
H.长期为人口迁入区,区域经济地位上升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甲地区偏好指数”偏低,主要原因是大陆性气候,以农牧业为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美国东北部为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经过衰落阶段后,对环境进行了治理,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所以城市环境改善和工业区经济的重建,吸引了大量人口回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图示的山麓河谷地区。据图回答(共13分)
(1)该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B河流主要补给是?,此河流在山麓地带形成地貌名称是?。(每空1分,共3分)
(2)分析该地区的番茄质量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
(3)A城镇分布有“农夫果园”番茄榨汁企业,分析影响该企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4分)
(4)描述图示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4分)
参考答案:
(1)降水?冰川融水(或“冰雪融水”)?冲积扇(洪积扇)(每空1分,共3分)
(2)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3分,每小点1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3)接近原料(番茄)产地;交通较便利;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廉价;水源丰富。(每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4分)
(4)分布特点:城镇分布在山麓地带、沿铁路线(交通线)分布、沿河谷分布。(2分)主要区 位因素: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每点0.5,共2分)
本题解析:(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故水资源不足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该地区的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山麓地带由于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而形成山麓冲积扇地貌。(2)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热量、光照、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结合。(3)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水源、土地)和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分析。(4)结合图示影响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主要从地形、水源和交通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并结合区位分析的一般思维,学会知识迁移,并注意分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