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27 00:51: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运价最高、运量最大、灵活性最强,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小的运输方式分别是指
A.铁路、管道、公路、航空
B.航空、海运、公路、管道
C.公路、铁路、航空、河运
D.航空、河运、海运、铁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利比里亚自然地理要素图”及相关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利比里亚是传统的农业国,全国可耕地面积380万km2,目前已开发利用的不足13%,农业人口占总人口2/3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木薯,2005年水稻单产仅为170斤/亩,粮食不能自给,60%依靠粮援。近年来中国与该国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

(1)甲城为全球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素有“雨都”之称。试分析甲城夏季降水丰沛的原因。
(2)简述该国人口分布特点并简析其自然原因。
(3)简析该国水稻单产较低的原因和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
(1)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湿作用明显;湿润的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2)分布特点:分布不均,集中在沿海平原(及西北部高原)。
原因:沿海平原地形平坦(西北部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3)原因: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
条件:耕地面积广(沿海平原和河流谷地面积广);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土壤肥沃等。


本题解析: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甲城夏季降水丰沛的原因: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湿作用明显;湿润的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2)由该国城市的分布可以判断,该国人口分布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及西北部高原)。造成这种分布的自然原因是沿海平原地形平坦(西北部高原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3)利比里亚位于非洲,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是造成水稻单产较低的原因;利比里亚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耕地面积广(沿海平原和河流谷地面积广);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土壤肥沃;中国与利比里亚的合作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利比里亚的气候、人口分布及水稻产较低的原因、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有利区位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8年以来,全球IT产业巨头惠普、宏基笔记本电脑落户重庆,100多家电脑零部件企业入驻重庆,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整体+配套”的产业集群。读该图完成问题。

小题1:重庆吸引IT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①劳动力丰富?②水源充足?③地价低廉?④水运便利?⑤政策优惠?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小题2:有关IT产业转入对重庆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产业升级
B.导致产业结构单一
C.失业人口增加
D.促进矿产资源开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水源和水运对IT产业的布局影响不大,故选B项。
小题2:IT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故IT产业的迁入有利于迁入地的产业升级,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右图,完成题。

小题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小题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B.河流水量更大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小题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地面沉降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沙漠、季节性河流等相关信息可以判定图示区域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的南部一带,图示区域城镇都分布在山麓地区,这里虽然降水稀少,但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为其生存提供了水源。故水资源的分布及数量不仅影响了城镇的分布,还直接影响了城镇的规模大小。故选B
小题2:从图中的古城遗址与当代城镇相比,出现了现代城镇明显向河流的上游迁移的特点。原因可能与人口数量的增多,工农业、生活用水量的增大,上游过度用水,下游因断流而无水可用,人们不得不向河流上游迁移。故选A
小题3:在这干旱地区的城镇本身面临自然缺水状态下的风沙的严重威胁,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更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这里降水和自然植被稀少,不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森林破坏的问题,故选D
点评:本组题需要考生在区域定位清楚的基础上,掌握西北内陆地区的最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从环境的整体性出发去理解自然环境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数字表示,且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X地最有可能是?
A.柴达木盆地
B.成都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Y类型代号应为?
A.143
B.441
C.433
D.212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表格,分析数字所代表的含义,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由此可以判断,X地水分资源与西北地区相同,说明是干旱区。热量资源与华北地区相同,说明在暖温带。光照资源与青藏地区、西北地区相同,说明光照资源丰富。所以是塔里木盆地,C对。柴达木盆地热量不足,与青藏地区相同,A错。成都平原是湿润区,与南方地区相同,B错。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湿润区,D错。
小题2: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分资源对应4。属于亚热带地区,热量资源对应4。盆地地形闭塞,盆地中云雾天气多,太阳辐射与同纬度 地区相比最弱,光照资源对应1。所以B对。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