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50:31
1、单选题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1-3题。
1、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
[? ]
[? ]
[? ]
参考答案:1、A?
2、C?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喀斯特与黄土、沙漠、寒漠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
材料一: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二: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材料三: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区)。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_______以上地区。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_______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_______。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2)35°;10°;10°~30°
(3)南坡;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多雨,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侵蚀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
(4)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
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逐步形成经济贫困地区。 合理化建议: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中甲处与乙处均为荒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终年均为副热带高压带所控制?
B 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C 均深居内陆,地形阻挡水汽进入?
D 均为原生性荒漠,难以治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荒漠的形成。根据图示甲位于温带荒漠,处于大陆内部;乙为热带荒漠,主要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均为原生性荒漠,难以治理。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多选题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1~2题。
1、P地与Q地相比,P地
[? ]
A、年大风日数少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
A、截留水分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参考答案:1、AB
2、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