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49:51
1、单选题 《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市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柑橘为亚热带作物,故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14~18题。
小题1: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小题2: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小题3: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小题4: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小题5: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D
小题5: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发展的区域因素。
小题1: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的目的是防风固沙,防止沙漠化对铁路的影响,所以选择D选项①③。
小题2:该地区为宁夏平原,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该地区生长的葡萄糖分高。所以选择A选项。
小题3:西北地区土壤盐碱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加上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分积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4:本题回答的关键是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所以本题应该选择D选项人类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小题5:根据图示,水电站广布,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动力密集型工业。本区铜等有色金属分布多,更利于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所以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中,作用越来越大的是?
A.气候
B.交通运输
C.市场
D.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时,经济因素往往起了决定性作用,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东亚东部沿海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是
A.水稻、茶叶和蚕丝
B.水稻、小麦和玉米
C.小麦、大豆和高粱
D.茶叶、小麦和棉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东亚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指的就是我国东部沿海,水稻、茶叶和蚕丝都是这一地区的重要农产品,同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也可用排除法,如B中的小麦不是很合适,因为这一地区不是小麦的高产地区,玉米就更谈不上了,C可以排除大都和高粱,D小麦和棉花都不是。这样综合分析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走,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 
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
A、①
B、⑦
C、③
D、④
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⑦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