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三)

时间:2019-12-27 00:49: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 ”,完成小题。

小题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三角洲
小题2: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变暖
B.城市化快速发展
C.粮食政策调整
D.灌溉技术的发展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空间定位能力,读图分析问题能力。该地渔业比重上升,说明该地具有发展渔业的优势条件,即水域(如河、湖等)面积广大,符合这一特征的是长江三角洲。
小题2: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该地农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由种植业为主逐渐发展成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并重的郊区混合农业。最可能是由于该地城市化迅速发展,对畜产品、水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种植业的重心演化路径。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农业最初只能在局部区域集聚的决定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人口分布
C.市场需求
D.交通通达度
小题2:1981?2007年,我国种植业重心的移动方向大致是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农业的类型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大,比如东北地区不能发展热带作物种植业。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某些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会扩大。如原产在热带沙漠地区的火龙果,今天在贵州等地也有广泛的种植。故而,我国农业最初在局部区域集聚的决定因素是自然条件,而B、C、D三个选项能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
小题2:种植业重心在1981年的坐标是(33.5°N,114.1°E),而在2007年变为(28.6°N,112.1°E)。两个地点相比,后者在前者的西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将耕作、放牧、休耕进行轮作的原因是
[? ]
A.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
B.降水较少,受灌溉条件限制
C.保持土壤肥力
D.劳动力少,为了休息恢复体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是?  
[?]
A.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B.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同时进行  
C.种植小麦和牧羊不受市场因素的影响?
D.家庭式农场规模虽然不大,但机械化水平很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1?表示2000 ~2010 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2 表示2000 年、2010 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1-2 题。?

1. 2000-2010 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③农业劳动力增加?④科技支撑
[?]
A.? 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与2000 年相比,2010 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
B.?市场?
C.? 土壤?
D.?机械化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