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49:10
1、单选题 读世界某气候类型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气候区代表性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是2.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3.该气候类型在乙地分布区域南端的纬度较丙地高,最主要影响因素
A.喜高温多雨
B.喜阴冷潮湿
C.耐高温干旱
D.耐低温干旱
E.纬度位置
F.洋流
G.海陆轮廓
H.地形
I.海拔高低
G.山脉阻挡
海陆分布
大气环流
参考答案:1. C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海陆分布情况,可以判断该气候区为地中海周围地区,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所以不会有喜高温多雨环境的作物,A错。也没有阴冷潮湿的环境,B错。这里的气候是亚热带类型,没有低温环境,D错。因为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作物要能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环境条件,只有C对。
2.地中海气候的分布位置是30°-40°的大陆西岸,甲乙两地纬度位置没有差异,海陆位置也一致,A、C错。两地沿岸都有寒流经过,B错。乙地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沿海地区面积狭小,所以该气候类型分布狭窄的区域内,D对。
3.读图可以看到,乙地南部陆地分布的纬度高,丙地陆地面积小,纬度较高处没有陆地。所以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C对。两地比较的是纬度分布上的差异,气候类型都分布在沿海地区,与海拔高低无关,A错。两地没有山脉阻挡水汽,影响气候形成,B错。两地的大气环流相同,不是差异形成原因,D错。
考点:世界主要地区,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及成因。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2012年1月下旬以来,日本全国各地区普降大到暴雪。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1.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2.该岛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E.日本1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F.日本南北温差大
G.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H.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本的气候。
1.由于当地冬季盛行西北风,且西北风经过西部的日本海,补充了水汽,故冬季日本的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减,故选A项;
2.材料反映同纬度地区,日本的气温较我国沿海地区高,故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北界较我国高,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它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四地干燥度的排序正确的是2.影响图中干燥度分布的因素有3.关于图中河流A和湖泊B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兰州<西宁<武威<酒泉
B.西宁<兰州<酒泉<武威
C.兰州<武威<西宁<酒泉
D.酒泉<西宁<兰州<武威
E.纬度位置和冬季风
F.海陆位置和太阳辐射
G.大气环流和地形
H.纬度位置和地形
I.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G.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湖泊为淡水湖
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
参考答案:1. B
2. C
3.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综合分析能力。
1.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
2.干燥度直接受降水量的影响,图示为我国甘肃省祁连山区附近,故影响降水量的主要由夏季风和地形因素影响。
3.图示河流A和湖泊B位于干旱地区,为内流河和内流湖。故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则河流流量受气温影响,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湖泊为咸水湖;根据图示河流的流向,只存在河流水注入湖泊,故湖泊不能对河流起调节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甲地降水量为85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400mm。据此完成小题
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2.北半球与甲地同纬度大陆东侧的气候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E.亚热带季风气候
F.温带大陆性气候
G.地中海气候
H.地中海气候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进行区域定位,甲乙均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故均位于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控制,而该纬度位置,甲处应为寒流流经,则降水量应较小,故判断为地形因素影响。
2.该纬度位于亚热带地区,在北半球的亚热带大陆东岸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降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降水量的基本因素和利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准确判断气候类型的分布,并能结合图示区域的具体实际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图示意世界某区域。2011年11月28日~12月9日,联合国新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在图中甲城市召开。表1为甲城市气候资料(测站:29°50′S,31°2′E?海拔5m)。完成题。
表1
1.据表1分析,甲城市的气候类型是2.会议期间,甲城市气温高于乙城市,是因为甲城市
①纬度较低?②海拔较低?③沿岸有暖流?④位于沿海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E.①②
F.①③
G.②④
H.②③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表信息分析可以判断,甲为热带草原气候。
2.甲是德班位于沿海,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作用。乙是约翰内斯堡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及气候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以联合国德班气候变化大会为背景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及气候区域差异的分析,难度一般。解答时学生应注意甲城市所在国家的地理位置并结合表1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