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46:48
1、单选题 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1.如果在湘江上建一河港,最适合的地点是:2.如果在图中R处监测到一次河流水污染,污染源可能来自:
A.M处的东岸
B.N处的北岸
C.M处的西岸
D.N处的南岸
E.①河段
F.②河段
G.③河段
H.④河段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河港的选择应在水深,陆上腹地广的地方。湘江自南向北流入长江,M、N段为曲流,河流冲刷凹岸,即M段东岸,N段西岸。选A正确。
2.R河是湘江的支流,从西向东注入湘江,当③河段污染时,R段在下游可监测到。选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港口选择和等高线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谷、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脊、山谷
小题2: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平原、盆地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丘陵、平原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乙两虚线处等高线弯曲,根据图中等高线的递变状态,是从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可判断虚线处为山谷,所以A项正确。
小题2: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分布稀疏的地形为平原;等高线闭合,较密集,自外向内海拔渐高,最高处海拔在500米以下的地形为丘陵。根据图中等高线特征,该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为平原和丘陵地形。地势上,该区域从西北到东南分布有丘陵,而东北、西南部位海拔较低。所以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幅范围内的最大高差H可能为(?)
A.1500<H<2000
B.1000<H<1100
C.1400<H<1500
D.1950<H<2000
小题2: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和水稻土
B.河流以雨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地势南高北低
D.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小于同纬度东部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图中海拔最高处1500米—2000米,最低处为0米—500米。题干要求最大高差,所以选D。
小题2:由图中纬度30°所经过的等高线可知,西边起点在500米以下,可以排除②和④;106.5°—107°经线在纬度30°地区之间的距离为40多千米,故①错误。
小题3:地带性土壤为紫色土;河流以雨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西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地势西高东低;所以A、B、C是错误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小于同纬度东部地区。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以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了学生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区域图的判断,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我国的区域。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西北地区地形图和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简述图示区域地形地势分布状况。 (2分)
(2)图中虚线区域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_,简述其形成原因。(4分)
(3)图中陡崖相对高度(Δh)为________,山顶与甲城市的高差为_________。(4分)
(4)此时城市所在地风向为______,如图中气压系统移动速度为120km/天,则在此之后24~36小时之间城市可能的天气是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以山地和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从北部和西部向东南部倾斜。
(2)洪积扇 山地河流在出山口处,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以出山口为中心向外展开形成扇形堆积体。
(3)300>Δh≥100米 700~900米
(4)偏南风 大风、云量增加、雨雪(强对流降雨天气)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此题考查等高线。分析图中等高线得,地势(哪边高哪边低)东南低,西部和北部高;而图中等高线值在200米以上(200米以上地形为丘陵和山地;500米以上,边缘陡峭,中间平坦,为高原)为丘陵、山地。
(2)考查河流地貌。出山口——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图中看出虚线在出山口,判断为冲积扇。形成原因:在出山口,地势突变平坦,沉积作用强,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在这里不断沉积,形成地形平坦且成扇形的堆积体。
(3)陡崖的相对高度差的公式:(n-1)d≤Δh<(n+1)d(n表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计算得100米≤Δh<300米;山顶的海拔在900—1000米,甲城市的海拔在100—200米,两地的高度差是700—900米。
(4)此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图中虚线为等压线—低压槽,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为东南或偏南(下图)。低压和低压槽——阴雨天气,高压和高压脊—晴朗天气,气压系统移动速度为120km/天,根据图中的比例尺,在24~36小时之间甲城市受低压槽,出现阴雨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城市
A.沿河流分布
B.共有两级城市等级体系
C.甲城市提供的商品档次比乙城市高
D.乙和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功能相同
2.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 B.b<c
C.b<d? D.d<c
3.试分析甲城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
1.C
2.C
3.甲城市位于河流交汇处、铁路交会处、地区的中心位置,又距海较近,水陆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商品、资金、信息和人员等的集散,城市用水便利,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优越。
本题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城市具有沿河流、海岸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据图中城市规模可知,图中城市等级体系共有三级,其中甲城市是一级城市、核心城市.乙、丙等城市属于二级城市。由于高等级城市比低等级城市服务功能多,提供的商品档次高,服务范围广,数量少,相距较远.故甲城市比乙城市提供的商品档次高。建设卫星城是为严重的城市化问题而采取的整治措施.分化了老城市的功能,拓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_座城市的卫星城,其各自的服务功能不会相同。
2.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是影响城市地租的主要因素。一般地,随着距离市中心距离的增大,地租逐渐降低。所以,甲城市地租等值线中,处于市中心的a数值应最高,a、b、c数值依次减小。但城市内不同地段的交通通达度不同,道路交汇处会出现地租的次高峰。d是地租等值线中局部范围内的中心,数值应小于a,不低于b,是甲城市地粗的次高峰,概因处于城市交通通达度较好的道路交叉口。
3.城市是商品、资金、信息和人员的集散地.客观上需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图中显现出甲城市位于河流交汇处、铁路交会处、地区的中心位置,又距海较近,充分反映出甲城市水陆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商品、资金、信息和人员等的集散,城市用水便利,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优越。
本题难度:简单